当前位置: 首 页 >> 发展规划 >> 事业规划 >> 正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十一五”期间发展规划
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07-05-14]       阅读: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1956年全国第三次院系调整时,由原东北工学院土木系和建筑系、原西北工学院土木系、原青岛工学院土木系以及原苏南工业专科学校的土木科、建筑艺术科合并而成,办学历史可追溯到创办于1895年(即清光绪21年的北洋大学)。并校初期定名为西安建筑工程学院,1959年更名为西安冶金学院,1963年易名为西安冶金建筑学院,199438第三次更名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并校近五十年来,已培养出各类德才兼备的高级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万余名,创造了一大批极具社会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的时期,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阶段,高等教育事业突飞猛进,办学环境正发生着深刻变化,高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国际化、多元化趋势已现端倪。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高等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五”期间,我校顺应历史潮流,抢抓机遇,自强不息,奋发有为,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这一时期也成为我校办学历史上发展较快的历史时期之一。
1 “十五”期间学校工作回顾
十五期间,在学校党政班子坚强有力的领导下,全面回顾总结了长期以来的办学经验,实事求是地追溯了办学历史,凝炼了办学精神,归纳总结了校训、校风,全校师生员工按照《十五计划和2015年发展规划》的总体发展思路与目标要求,艰苦创业,知难而进,顽强拼搏,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实现了院士、国家重点学科的零的突破,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博士点数目、校园面积、校园建筑面积、年经费到款额等余项翻番,基本完成了十五制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学校的总体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
1.1 适度扩大学校规模,生源质量稳步提高
按照学校适度扩大规模求效益的发展思路,十五期间,我校的学生规模有了较大增长,2005年各类在校生达到25276人。其中,博士生468人,硕士生2825人,本科生11732人,专科生3171人,成人学生7080人。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36%200%260%,目前,在校博士生、硕士生和全日制本科生的比例为1:6:25
在招生规模扩大的情况下,学校始终注重生源的整体质量。本科生第一志愿录取率已在山东、河南、浙江等20多个省份实现了100%,二本招生计划数大幅度减少。与此同时,我校本科生初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在陕西高校中名列前茅。
1.2 调整和优化了学科结构,学科建设工程初见成效
十五期间,按照狠抓学科建设上水平的思路,积极推进学科建设工程,成立了新的学科建设办公室,完善了组织机构,整合了各部门力量,制定了学科建设规划,明确了目标任务,并根据国家调整学科的规划,下大力气调整了我校学科结构,增加了理学、体育、文学、教育学等学科,进一步充实了艺术类学科,极大地促进了各学科之间的支撑与融合。在国家第九批、第十批博士、硕士授权学科评审中,我校新增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5个,并在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博士点4个。此外,学校新增博士后流动站2个,本科专业9个。目前学校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7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57个、本科专业45个(其中陕西省名牌专业8个)。
1.3 强化质量意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高度重视教育教学质量。在加强本科教学方面,实施了教育教学质量工程,深入扎实地开展了改革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的大讨论,召开了以生为本,质量立校为主题的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统一了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了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的意识。十五期间,加大了教学投入,强化了教风、学风、考风的建设和检查力度;实施了弹性学制,完善了本硕连读机制;大力推进了双语教学”和多媒体网络教学试点,坚持了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的制度;完善了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体系,在大幅度扩招的情况下,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实施了创新工程,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学校于2003年底成立了研究生学院,积极探索符合我校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目前已经完成了第四次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扩充了前沿性、综合型的特色课程;建立了学位论文盲审制度;设立了博士研究生创新基金,制定了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及奖励办法;扩大并强化了专兼职相结合的导师队伍。
1.4 深化了校内管理体制改革
学校在“九五”进行的较大规模机构调整,将机关处室由原来的39个压缩到17个,对后勤及教辅单位进行整建制剥离,将校部机关干部的总人数压缩到学校总编制的9%以内的基础上,十五期间,加强了机关和二级单位的干部轮岗和交流,加大了干部的考核和管理力度,因需设岗,以岗聘人,以岗定薪,调动了机关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学校重新核定了各类人员的编制,使学校人员结构、生师比有了根本改善。
学校在人事分配制度上进行了较大改革。2000年下半年,学校制定了教师岗位评聘办法,设立了特聘教授、学科学术带头人、教学骨干等教师岗位,并明确了相应的岗位职责和聘任条件。当年实施了首批岗位聘任,又于2002年、2005年进行了两次任期考核和新一轮评聘。与此同时,建立了岗位津贴和业绩津贴发放制度,使教职员工的待遇与岗位和贡献密切挂钩,初步形成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和优劳优酬、绩效为主的新机制。
此外,“十五”期间,学校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办学,成功申报了独立学院——华清学院,利用学校的优质教学资源,扩大了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为学校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途径。
1.5 加大了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品德优良的教师队伍。十五期间,学校实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零的突破,同时聘请了十余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一批社会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任职或兼职。目前全校共有教职员工2333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626人;专任教师1134人,具有高级职称的413人(占教师总数的38.4%),具有中级职称的333人(占教师总数的31.0% 博士生导师80人,硕士生导师390人,研究生导师总数与九五末相比增长了近1倍。教授、副教授和讲师的平均年龄分别为49.542.433.9岁,专任教师中711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占教师总数的66%,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均有较大改善。
1.6 抓住机遇,科技产业迈上新台阶
“十五”期间,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纵向项目566项,国家级重点项目12项,在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地区)合作项目、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863”计划项目、“973”计划前期专项、“西部新材料行动计划”项目等均实现了零的突破。累计科技经费到款约3亿元,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取得经济效益10多亿元。科技创新平台和体系建设迈上了新台阶,新建教育部工程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省重点实验室3个、与企业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实验室6个;申请专利87项,获准专利49项;出版著作约50部,发表论文约3000篇;成功争取到陕西省颗粒学会、陕西省硅酸盐学会、陕西高校科研管理协会等学术机构挂靠我校;完善了一系列科技管理文件,促进了学校科技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和信息化。
十五期间,学校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学校控股组建了西安建大科教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并通过公开竞拍收购了占地面积达930亩的原陕西钢厂生产区,为学校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截至2005年底,学校产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约3.3亿元,实现利润约3700万元。
1.7 推进了学校文化建设工程
“十五”期间,我校以并校45周年校庆为契机,追溯了105年的办学历史,凝炼了育才兴国、科技富民的办学宗旨,自强、笃实、求源、创新的校训和为人诚实、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的优良校风。形成了定期举办师德标兵、教坛新秀、青年教师标兵评选活动以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教案比赛、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的制度。研究生学位授予仪式形成惯例。聘请了贾平凹、陈忠实等文化名人来校任教,有力地加强了人文学科和校园文化氛围的建设。成立了第二届校董校友会,进一步密切了我校同各相关行业领域,以及国家各有关部委、省市各相关部门的关系。2005年,我校大学生艺术团参加全国首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以特色鲜明的编排和出色的表演获得了器乐、舞蹈两项一等奖和多项二等奖,艺术表演类总成绩排名位居全国高校第五(前四名为上海交大、清华、北大、电子科大),充分展示了我校文化建设的成果和百年办学的文化底蕴。学校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体育竞赛成绩一直稳居陕西省高校前列,2005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学校。
1.8 合理规划,稳步推进校园建设工程
“十五”期间,学校认真研究了校园建设和发展问题,对校本部、东校区(原陕钢)、南校区(户县)的建设进行了统筹规划。在对校本部建设进行调整和优化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了校园改造和建设。东校区结合科教产业集团的发展、华清学院的开办、艺术学院和其它几个学院部分学生的入驻等实际情况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各项设施已达到满足12000学生学习生活需要的规模,成为环境优美、独具特色的科教园区。南校区征地的有关手续正在办理,前期规划和建设准备工作逐步推进。与此同时,学校加强了校园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办学条件以及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一个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郁的校园环境正在形成。
2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1 思想观念解放不够,创新精神不强
从整体上看,我校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还不能完全适应国内外高等教育改革的形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薄弱,团队意识及创新精神不强,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旧观念仍然影响着学校的健康、快速发展。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措施不多,学校还缺少以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国家级奖项为标志的重大教学科研成果。
2.2 学校管理有待继续加强
学校内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很多方面还不能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要求。对高等教育和学校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得不够,解决问题的措施还不够得力,决策的民主化、程序化和科学化还有待进一步推进,工作督促检查和有效的约束机制还不够健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尚未完全落到实处,国有资产有效配置的机制仍需深入探索完善,资源有效利用率尚待提高,校办产业体制改革工作有待快速推进。
2.3 师资队伍建设仍需高度重视
十五期间,虽然我校师资队伍结构有了明显的改善,但仍不能满足发展的要求。教师和管理人员队伍中高学历人员所占比例偏低,生师比偏高。优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不足,学校还缺乏大师级的学科带头人,在国家级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和学会、协会中任职的人数不够多,中青年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满足不了学校各项事业迅速发展的需要。
2.4 经费问题仍然是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
资金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校的建设和发展。自1998年划转到陕西省以来,和其它划转院校一样,我校扩招学生的事业费一直得不到落实,与同规模的教育部直属高校相比,每年的国拨维持费尚欠1.5亿元左右。尽管学校在“十五”期间积极努力,多方争取和筹措经费,仍难以满足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学校面临着巨大的办学资金压力。
3 “十一五”期间学校发展的总体思路与目标
2000年制定的《十五计划和2015年发展规划》已提出了学校中长期的发展思路和目标。然而,五年来高等教育的环境和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国际国内竞争也更加激烈,新的发展形势要求我们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学校工作,进一步调整发展思路,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得力措施,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
3.1 “十一五”期间学校的发展定位
学校的发展定位是: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设成为一所以土木、建筑及其相关学科为特色,以工程学科为主体,理工学科相互支撑,文、理、工、管、艺等学科有机融合的多科性的国际知名、国内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学校特色。土木建筑及其相关学科是我校长期历史积淀所形成的特色学科,必须花大力气不断创新和提高,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新。
学科结构。在坚持工程学科为主体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强化理科对工科的支撑作用,强调文、理、工学科的交融,注意理工学科和艺术学科的结合,以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一方面要坚持多科性的融通互补;另一方面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注重新设学科与传统学科之间的依存关系。
办学层次。培养人才是学校永恒的主题,要在培养高层次人才过程中实现知识和文化的创新,同时在知识和文化创新中加强人才培养。学校要全面注重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和科学研究。
奋斗目标。充分发挥我校的鲜明特色以及在国际同类型高校中享有的知名度,在教学和科学研究两个方面,注重学校各项指标的提升,力争进入全国大学排名前80名行列。
3.2 学校建设和发展思路
发展是硬道理,改革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学校只有坚持改革和发展才能不断进步。面对新的形势,学校要更加注重办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办学体制的改革,进一步完善1998年提出的学校总体发展思路,将“十一五”期间学校的总体发展思路确定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求生存,狠抓学科建设上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求效益,深化体制改革促发展。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狠抓学科建设是我们的根本任务,过去坚持,今后仍要坚持这样做。优化资源配置是强调学校要面向社会、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发展规律不断进行调整,合理确定规模、结构,既要使现有的资源通过合理配置产生最大效益,又要在配置过程中不断培育出新的优势资源和新的增长点,以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增加学校的后发优势。深化体制改革是指不仅要继续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还要积极地思考和探索包括学校产权关系等所有制体制在内的多方面的根本性改革。
3.3 人才面向
从学生就业地域分布来看,我校毕业生的就业面遍及全国各地,且以人才需求量大的北京、上海和东南沿海地区最为集中。从行业来看,冶金、建设行业占60%以上。在全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不断严峻的情况下,为了继续保持我校毕业生的高就业率,我们要冷静思考,超前部署,制定对策,巩固优势,在保持现有就业面的同时,注重开发西部人才市场和向公务员队伍输送人才。因此,我校人才面向定位为:立足行业(冶金、建筑业为主)、服务区域、面向全国。全心全意地为我国的建筑、冶金、建材等行业服务,为西部大开发服务。
3.4 培养层次
按照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建设目标,我们必须要逐步调整学校培养层次,实现质量、结构、规模、效益的协调发展。为此,学校对各类学生培养层次的发展思路是:积极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稳定硕士研究生规模,控制一本招生计划,暂停二本、高职和专科招生。“十一五”末力争实现博士、硕士、本科招生的规模比例为1:8:16
4 “十一五”期间学校重点工程
4.1 教育教学质量工程
“十一五”期间,要牢固树立现代教育理念,不断转变教育观念,坚持育人为本,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在校本科生规模将稳定在10000人左右;建立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同时培养复合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的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加大专业建设力度,争取获准更多的省级名牌专业;结合社会需要,着手学校专业结构的必要调整,精心谋划面向21世纪的边缘学科及专业建设;加大课程建设力度,新增100门校级精品课程,力争省级及国家级精品课程达到20门;重点建设100门左右的通识课程;推出1015本省部级及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具有标志性的立体化教材;多媒体授课课时比例达到必修课课时的15%以上;推出一大批高水平的教学优秀成果;推出2030名教学名师;实施柔性培养方案,即通过实施“弹性学制”、“辅修制度”、“双学位制度”、“第二学士学位制度”和“分级教学”、“双语班”等途径,为个性化培养创造条件;改善实验、实践教学条件,优化资源配置,将基础课实验中心、专业基础课实验室和计算机中心全部建成开放型实验室;使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数量和比例达到教育部规定的优秀标准;继续强化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管理,进一步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加强大学生创新基地的建设,大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确保我校在全国高校的就业优势;继续完善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不断强化过程管理,确保我校的教学质量符合教育部评估方案的优秀标准。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要积极探索和完善硕士生、博士生创新培养模式,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在注重校内导师选拔和培养的基础上,积极聘请国内外一流学者来校任教,形成合理的研究生培养体系。把好论文研究与撰写的全过程管理控制点,确保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努力改善研究条件,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实现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零的突破。力争“十一五”期间建成研究生院。
4.2 学科建设工程
“十一五”期间的学科建设要以完善布局,深化内涵,提高水平为目标,按照凝练学科方向,优化学科结构,强化理科支撑,鼓励学科交叉,发展新兴学科的原则,重视优势学科,加强特色建设,组建学科团队群,促进全面发展。在加强对现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的同时,争取新建成1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使我校的国家级重点学科数达到3—4个;力争新建5—6个省级重点学科,使我校的省级重点学科数达到13—14个;争取新增一级学科博士点2—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6个,新增一级学科硕士点24个,努力使硕士点扩展到八个学科门类,覆盖全部本科专业。力争到2010年,有1—2个学科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4—5个学科达到或接近国内一流水平,并实现原有以工科为主的学科结构向具有理工相互支撑,工、管、艺、文结合的学科结构的转变。
4.3 科技与产业创新工程
要进一步整合现有资源,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和创新平台建设,继续加强和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建设,迅速提高我校承接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的能力。“十一五”期间,要力争建成13个国家级、46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或重点实验室;使610个研究方向处于国内领先水平,35个研究方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科技经费年到款额突破1亿元,其中纵向项目经费达到年均1000万元;申请专利达到150—250项;发表学术论文达到50007000篇;国际三大检索收录论文达到500篇;鉴定项目达到50项;获省部级以上奖25—30项、国家级奖12项。同时,按照我校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定位,要进一步加强科研与教学的结合,探索科研为教学服务的新途径。
“十一五”期间,要进一步理顺产业体制,通过改组改制,明晰产权,提高效益,降低风险。要以科教产业集团为平台,通过对现有校办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理顺关系,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充分发挥学校专业优势,形成规模经营,打造具有较大影响力、良好社会声誉和较高经济效益的大型高校企业集团,“十一五”末,力争实现年营业额10亿元、年毛利润过亿元的目标。
4.4 人才建设工程
“十一五”期间,以学科建设为平台,科学研究为载体,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基地为依托,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努力申报成功1名院士,培养510名在国内外相关学科有较大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努力培养和汇聚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形成一批优秀学术团队。制定得力措施,进一步扩大师资队伍,降低生师比,改善师资结构。力争使研究生学历以上的教师比例提高到90%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25%左右,高级职称教师比例提高到55%左右。加大对实验室等单位的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形成一支精干的实验技术人才队伍。同时,要把管理队伍的建设摆在与师资队伍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认真抓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优化结构,加强锻炼,努力造就一支能够适应学校工作要求的管理队伍,为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提供有力的人才和组织保障。
4.5 文化建设工程
“十一五”期间,要大力实施学校文化建设工程。要坚持质量立校、科学治校、发展兴校、文化传校的基本原则,以精神文化和环境文化建设为突破口,带动组织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建设,丰富大学文化内涵,体现大学之道,进一步彰显具有我校鲜明特色的“建大精神”。
要以我校办学110年暨并校50周年庆典为契机,凝炼百年办学精神,总结具有我校特色的文化传承,弘扬优良的校风学风;建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史馆”,规范并形成我校的校徽、校旗、校歌等一系列的形象标识,以大学生记者团、国旗护卫队、大学生艺术团、大学生科协等大学生健康社团为载体对大学生进行文化修养教育;要营造多学科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校园学术氛围,继续办好各类学术讲座,邀请名人大师来校讲学,为师生员工提供一种有利于学术交流、文化交流、知识创新的条件和氛围;要在校园规划中注重建筑楼群、环境绿化、雕塑群等的协调和统一,建设富有文化传统和时代气息的大学校园;要坚持“以人为本”,强化诚信教育,以创建“和谐校园”为目标,加强制度文化和组织文化建设,从制度上落实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的宗旨,坚持民主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科学民主的决策体制,进一步完善有利于高素质人才培养并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现代大学管理制度。
4.6 校园建设工程
“十一五”期间,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规划、科学定位、节约各种资源、凝聚发展后劲、使三个校区相互支撑、协调发展,努力构建节约型校园。校本部的建设,要按照总体规划要求,精工细琢,建设高品位校园,按期完成工科大楼、土木大楼、西大门等重点建设项目。东校区的建设要以兴办国际学院为目标,合理规划,目前要保证入驻学院办学的需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按期完成综合大楼、游泳馆等建设项目,并逐步理顺产权关系,完善办学基础设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南校区的建设,要精心策划,科学决策,整体规划,分步实施,要牢固树立节约理念,发挥资源的最大效能,力争到“十一五”末,南校区建设成为一个独具特色,功能齐全、环境优美、格调高雅,具有完整教学设施的新校区。
5 实现学校 “十一五”计划的重要举措与保障体系
5.1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振奋精神,迎难而上,真抓实干
    学校“十一五”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必须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各级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共产党员要团结和凝聚全校师生员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全校上下形成并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树立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不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努力完成和实现我校“十一五”发展的各项目标和任务。
5.2 坚持依法治校,建章立制,努力推进学校民主政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
根据《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教代会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积极推进校务公开。坚持加强统一战线工作,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在民主监督中的作用。要依法立章、照章办事,增强各部门和全体师生员工参与学校事务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决策的透明度。要通过制度创新和制度约束,进一步改进管理方式,加强效能监察,大力推行电子校务,完善管理信息系统,建成教师、学生和管理工作所需要的集成信息服务和快速反馈平台,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管理机制。同时,要继续完善反腐倡廉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坚持一岗双责,筑牢道德和法律“两条防线”,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廉政责任意识。
5.3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为“十一五”期间学校快速发展提供动力
要跟踪研究高等教育的前沿问题,克服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阻碍教学科研工作的体制弊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要不断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和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和岗位聘任制度;要积极改善青年教职工待遇及生活条件;要强化服务意识,完善机关职能、转变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和办学效益,健全能够促进人才快速成长的机制,重视教职员工待遇和工作、生活条件的改善。要逐步理顺和完善校、院、系三级管理体制,优化资源,使二级院()成为责权清晰、运转灵活、管理高效的办学实体。
5.4 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教育的国际化是一大趋势。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积极利用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学习、引进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课程体系和教学手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特别是要有针对性地选送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相同相近学科学习深造。要积极拓宽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途径和渠道,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国际合作机构和组织的联系,鼓励和支持教师和学生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参加国际课题及国际学术组织,出席国际学术会议,谋求更大的教育资源和市场空间。要进一步完善政策和措施,积极吸引海外优秀留学人员来校(回校)工作。
5.5 拓宽资金渠道,优化学校资源配置
要开阔思路,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建立多元化融资办学的有效激励机制。在积极争取国家经费的同时,重点盘活现有教育资源,发挥资源集聚优势,加强生均教育成本核算制度,提倡节约办学,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要积极探索并推进产学研结合,与国内著名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鼓励与企业共建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要引入市场机制,加强学校周边房地资源综合开发。要发挥优势,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拓宽经费来源。
十一五”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时期,紧紧抓住这个战略机遇期,有所作为,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任务。在全国上下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大潮中,只要我们认真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秉承我校“育才兴国,科技富民”的办学精神,坚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求生存,狠抓学科建设上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求效益,深化体制改革促发展”的发展思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自强不息,顽强拼搏,我们就一定能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实现各项发展目标,实现学校科学、和谐、永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