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发展规划 >> 事业规划 >> 正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十二五”学科建设发展规划
编辑:      发表时间:[2011-11-07]       阅读: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发展建设的龙头,是高校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和学术地位的重要标志。“十一五”期间,我校学科建设工作坚持以“狠抓学科建设上水平”为指导思想,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根据《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十二五”期间发展规划》,结合我校学科建设的实际,特制订本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学科建设成效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不断强化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

长期以来,我校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工作,坚持以“狠抓学科建设上水平”作为学校的总体发展思路,2004年召开的学科建设工作会议,使全校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了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十一五”期间,学校进一步明确了“以工程学科为主体,理工科相互支撑,文、理、工、管、艺、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建设定位,逐步确立了“发扬传统优势,突出重点特色,优化学科结构,拓展学科领域,强化学科融合,发展新兴学科”的学科建设指导思想。

()以重点学科建设为主线,逐步增强传统优势学科实力

“十一五”期间,我校坚持以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以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和省级重点学科建设为重点,发挥我校传统优势学科的示范和带动作用,通过学科交叉与融合,促进相关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在继承中求创新,在传统中求特色,逐步构建了重点突出、层次合理的学科建设格局。

在不断加大对原有的结构工程、环境工程2个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力度的基础上,我校积极建设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材料学等一批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结构工程、环境工程两个国家重点学科顺利通过了2007年的国家重点学科评估,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学科增补为国家重点学科。至此,我校国家重点学科数量增至3个,省级重点学科从15个增至27个。

()学位点申报成绩喜人,学科结构进一步优化

2006年国家第十批学位点授权审批中,我校新增一级学科博士点2(建筑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3个(材料加工工程、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技术科学),一级学科硕士点1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3个。在2010年国家第十一批学位点授权审批中,我校新增一级学科博士点1(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8个。至此,我校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数量增至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数量增至20个。管理学门类博士点的获得打破了我校仅有工学类博士点的局面,使我校向多科性大学发展迈进了坚实的一步。

此外,“十一五”期间,我校以传统优势学科为依托,先后在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自主设置了智能建筑环境技术、建筑文化、管理系统工程等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使博士点数量增至25个。这些学科的设置对于促进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尤其是学科群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实现我校学科建设新的突破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多方筹措资金,大力促进学科平台建设

学科平台是学科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也是产出高水平科技成果和培养高水平人才的基础。“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和省财政加大了对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支持力度,启动的各类学科建设专项资金,对我校的学科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学校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进行项目申报布置和设备购置论证,组织学院深入调研,紧紧抓住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申报的机会,积极为学校学科建设筹措资金,共申报了四类学科建设专项资金项目,获准项目经费合计12160万元。

2007年我校申报了“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专项资金—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项目”,在2007-20104年中,共有18个实验室项目获得资助建设,共获准项目建设经费4400万元;2008年申报了“陕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专项资金建设项目”,在2008-20103年中,共有17个学科获准建设,共获准项目建设经费4860万元;2009年申报了“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学科建设项目”,有4个项目获准建设,连续支持5年,每年获准建设经费 50万元;2010年申报了“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当年获准建设经费2850万元。此外,学校先后投入学科建设经费300余万元重点支持部分学科改善学科条件。

“十一五”期间,我校共获准组建陕西省重点实验室1 个,陕西省工程研究中心3个,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 2007年我校获准组建科技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西部建筑科技重点实验室。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的投入,对改善科研条件、加强学科平台建设、提升学科综合实力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加强团队建设,实现高层次学科团队零的突破

“十一五”期间,我校通过制定系列激励政策,吸引和稳定高层次人才,逐步形成了一些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和学科梯队。继2003年我校徐德龙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之后,2007年、2009年我校博士生导师王晓东教授、候立教授先后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在2007年、2009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中,我校均有教授成为有效候选人;2007年我校又新增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使我校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增至2人;2008年,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西北城镇水资源再生利用与水质安全保障”科研团队成功入选“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010年,我校建筑技术科学学科牵头的“西部建筑环境与能耗控制理论研究”科研团队获准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科研基金项目,标志着我校高水平学科队伍建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我校学科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科现状

1.经过多年的发展,我校学科团队不断完善。截止201012月,全校师资总量1386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双聘院士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省部有突出贡献专家7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者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1人。另有“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个。

2.现有国家重点学科3个(结构工程、环境工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陕西省重点学科27个(含10个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博士点)。

3.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5个(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67个;博士点涉及工学、管理学2个学科门类;硕士点涉及哲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7个学科门类,基本覆盖了学校的本科专业;有47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12个,陕西省名牌专业11个。

4.拥有国家级科技成果研究推广中心1个(干法水泥回转窑预分解技术研究推广中心);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西部建筑科技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教育部生态水泥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耐磨材料与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结构与抗震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工程研究中心和科技成果推广中心7个(陕西省新型干法水泥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耐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古迹遗址保护工程技术中心、陕西省冶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生态建筑材料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水泥生产新技术研究推广中心、陕西省环境保护污水再生利用工程技术中心);陕西省重点实验室5个(陕西省结构与抗震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建筑科技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纳米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陕西省黄金与资源重点实验室);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陕西省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冶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耐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生态水泥混凝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在“狠抓学科建设上水平”的总体思路指导下,我校学科建设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建设国际知名国内高水平大学的目标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和不足。

1.学科建设在学校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发挥不够,落实学科建设规划的各项措施还不够健全。

2.传统优势学科实力有待加强,学科整体水平亟待提高。传统优势学科的创新不够,忧患意识缺乏,优势地位受到影响;工学各学科之间学科发展不均衡,理学学科尚无博士点,人文社科类学科需要加速发展,学科群建设有待加强。

3.科研实力有待进一步加强,重大科研项目、高水平论文、国家级科技奖励偏少。

4.学科队伍有待进一步建设和加强。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特别是领军人物缺乏。

5.学科建设经费投入仍显不足,基地建设需进一步加强,尚无国家重点实验室。

6.人才培养尤其是博士生培养质量和数量有待提高,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尚需突破。

三、“十二五”期间学科建设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学科建设应继续以“狠抓学科建设上水平”为指导思想,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的引领作用,继续坚持“发扬传统优势,突出重点特色,优化学科结构,拓展学科领域,强化学科融合,发展新兴学科”,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新趋势,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落实举措,为把我校建设成研究教学型大学打下坚实的学科基础。

(二)原则

1.坚持实事求是,合理定位,统筹规划,科学发展的原则。根据各学科的发展现状,结合我校《“十二五”计划及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的办学定位,坚持以传统优势特色学科为重点,以工程学科为主体,加强理工科的相互支撑,促进文、理、工、管、艺、法等学科协调发展。

2.坚持前瞻性与可行性的原则。既要把握学科发展前沿,又要切实发挥自身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强化学科优势,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新”的学科建设之路。

3.坚持突出重点,彰显特色的原则。在优先建设好3个国家重点学科的同时,加大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的建设力度,力争实现我校国家重点学科新的突破,以此带动全校学科水平的全面提升。

4.坚持学科交叉与融合,强化学科群建设的原则。瞄准学科前沿,围绕传统优势学科,通过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建设若干个在国内有影响的学科群。

5.坚持优化学科结构,强化理科支撑,人文社科协调发展,发展新兴学科的原则。要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加大对理学、人文、艺术等学科的建设力度,逐步实现理科对工科的支撑作用。

四、“十二五”期间学科建设发展的目标与措施

“十二五”期间,要以建设和培育国家重点学科为核心,以建设和培育陕西省重点学科为重点,以校内学科建设重点培育计划为着力点,力争实现国家重点学科、省重点学科、一级博士点和一级硕士点更大突破,进一步加大学科交叉与融合的力度,寻找新的学科增长点,促进学科群建设,逐步构建理学、工学相互支撑,人文社会科学快速发展的学科建设新格局。

(一)发展目标

1.以创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为目标,建设好结构工程、环境工程和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国家重点学科,确保其在国内的领先地位。通过五年的建设,力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有所突破。

2.以建设国家重点学科为目标,重点建设市政工程、材料学、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和建筑技术科学等学科,力争在下一轮国家重点学科增补中实现国家重点学科新的突破。争取新增13个国家重点学科,35个省级重点学科,力争5个特色学科达到国内先进水平,3个优势学科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3.加强对具有传统特色的工学学科和管理学科的支持力度,重点培育机械工程、冶金工程、力学、矿业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工学学科,力争建成学校的骨干学科,争取新增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35个。力争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建成博士后流动站。

4.进一步优化完善学科结构,加大对理学、艺术学、法学、哲学、教育学、文学、体育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建设力度,逐步构建理学、工学相互支撑,人文社会科学快速发展的学科建设新格局。争取新增一级学科硕士点810个。

5.培养23名有实力冲击院士的领军人物。

6.依托“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陕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专项资金建设项目”和“陕西省‘十二五’期间高水平大学建设省级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等学科建设专项基金,建设若干个高水平学科平台,为实现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准立项建设奠定基础。

() 主要措施

学科建设要获取持续快速的发展动力,必须立足学科现状,坚持学科内涵建设,不断强化学科建设的过程管理。同时,各学科要增强忧患意识,特聘教授、学术学科带头人要以“主人翁”精神立足学科前沿和国家需求,谋划学科的长远建设与发展。

1.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学科建设的重要性

“十二五”期间,全校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到学科发展是建设一流大学的核心,是贯穿学校整体工作的主线。坚持“狠抓学科建设上水平”不放松,切实把学科建设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常抓不懈,以提升学校学科整体水平为目标,充分调动教学、科研、管理等各方面的力量。各院(系)领导要站在学院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在了解本学科发展的现状、实力、潜力、优势以及与国内外的差距的基础上,精心制定并切实落实好学科建设规划,围绕学科建设开展各项工作,要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发挥特聘教授、学术学科带头人的带头作用,全力提升我校学科水平再上新台阶。

2.完善组织管理,构建科学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

1)深化学科建设的三级管理体制

“十二五”期间,要继续深化“校—院(系)—学科”三级管理体制,坚持校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统一规划功能;各院(系)学科建设领导小组要不断探索适合本院(系)学科建设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增强忧患意识,明确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科建设措施;各学科要立足学科前沿,不断凝练学科方向,以高度的主人翁精神谋划本学科的长远建设与发展。

2)充分发挥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的顶层设计作用

根据学校《“十二五”计划及中长期发展规划》,在校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结合我校实际,从学校学科建设全局出发,确定学科建设发展战略规划,制定学科建设培育计划。学科建设办公室要作好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统筹科技处、人事处、教务处、研究生院、财务处、国资处等职能部门和各个院(系),对学科建设的各项工作做出计划和安排,完善学科建设各项管理制度,负责学科建设规划的执行与组织落实,加强监督管理,为学科建设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服务和保障。

3)推进学科建设目标责任制

在“十二五”期间,我校将进一步推进“学科建设目标责任制”,与各学院签订学科建设目标责任书,将学科建设目标和职责落实、分解到院(系)及学科带头人,加强绩效考评和奖惩力度,逐步尝试将各学科成员的职责与教师的岗位评聘、考核相挂钩,真正做到责、权、利的相互统一。

3.积极组织策划,多方筹措资金,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十二五”期间,学校在继续加大学科建设投入的基础上,以“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陕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专项资金建设项目”和“陕西省‘十二五’期间高水平大学建设省级财政专项资金项目”为契机,认真策划,积极组织申报学科建设专项资金,拓宽建设资金的来源渠道,想方设法为学校争取更多的学科建设经费。强化过程管理,加强科学规划,作好专项资金的前期申报论证与设备购置方案的论证工作,严把设备购置关,避免重复建设,合理使用学科建设专项资金,力求建设资金“好钢用在刀刃上”。积极探索适合我校实际的学科建设经费投入与产出运行管理机制,完善经费使用管理办法,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强化资金的使用效益,大力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4.启动学科建设重点培育计划,优化结构与布局,提升学科整体实力

学校要在实事求是、科学论证、合理定位、明确目标的基础上,启动 “学科建设重点培育计划”,通过在政策、资金、资源上倾斜和支持,在原有的传统特色学科、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中,分层次精心培育、重点扶持若干学科,使其尽快成长为学校骨干、特色学科,稳步有序推进国家级、省级重点学科和新增学科点的申报。通过优化学科结构,完善学科布局,深化学科内涵建设,提高我校学科建设的整体水平。

重点建设市政工程、材料学、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建筑技术科学等学科,力争在下一轮国家重点学科增补中实现国家重点学科新的突破。以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优势学科为主体,立足学科前沿和国家需求,通过重大研究项目、跨学科培养人才和共建学科基地等多种形式,积极开辟重大的学科研究领域,充分发挥学科群优势,加大科技创新,促进高水平科技成果的产出,为实现我校优势学科整体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

以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和省级重点学科建设为重点,加大对机械、冶金、理学等传统特色学科以及信息、人文、艺术、体育等新兴学科的建设力度,分阶段重点培育与建设,成功申报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新增一批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和省级重点学科,实现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文、理学科对工科的支撑,逐步完成我校学科结构与布局的优化和调整,提升我校学科综合实力。

5.加大举措,不断加强学科队伍建设

学科队伍建设对高等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意义重大,也是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十二五”期间,要严格按照学科建设发展的要求,尽快建立起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科学合理的学科队伍。

1)积极落实各类人才计划,重点培养和引进一批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和领军人物。

2)依托优势学科、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实验室,进一步加强学科团队建设,为建设国家级学科团队奠定基础。

3)深化校内人事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将教师岗位评聘、职称晋升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不断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4)大力拓展对外交流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实施“引进来”、“走出去”工程,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知名大学的联系,不断提高我校的师资队伍水平,扩大学校影响。

6.加强平台建设,改善学科科研条件

以“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陕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专项资金建设项目”和“陕西省‘十二五’期间高水平大学建设省级财政专项资金项目”为依托,加强设备购置的论证和日常运行管理,进一步优化重点实验室的管理模式,提升实验技术整体水平,最大效益发挥仪器设备的科研作用。着力构建以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西部建筑科技重点实验室为代表的8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基地,为我校有组织地申报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开展高层次的科学研究,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7.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制定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要求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以增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为重点,着力扩大博士生规模,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争取早日在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中实现突破。

总之,今后五到十年是我校走向研究教学型大学的关键时期,全校上下要在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统一思想、团结一致、扎实工作、拼搏进取,坚持学科内涵建设,不断强化学科优势,实现学科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为把我校建设成为研究教学型大学而奋斗。

附件:1.学科建设重点培育计划”拟申报增列国家重点学科的培育学科

        2.“学科建设重点培育计划”第12批拟申报学位授权点的培育学科

3.“学科建设重点培育计划”5-10年培育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