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高教研究 >> 理论热点 >> 正文

 

“双一流”建设中我国地方高水平大学转型发展的若干思路——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
编辑:      发表时间:[2016-11-10]       阅读:

摘  要:作为国家战略,“双一流”建设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格局必将产生深远影响,对处于快速成长期的地方高水平大学的转型发展也将起到很强的推动作用。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深入分析“双一流”建设对我国地方高水平大学转型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认真研判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设性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双一流”;地方高水平大学;转型发展

从我国地方高水平大学整体发展态势来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发展和普及化程度的加快,其通常都经历了几次比较大的转型发展。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在其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经历了“四次转型”:从单科性工科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科大学;从多科性工科大学转变为综合性大学;从教学型大学转变为教学研究型大学;从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为应用研究型大学,目前正处于第四次转型的重要关节点上。笔者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阐述“双一流”建设在我国地方高水平大学转型发展中将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双一流”建设为我国地方高水平大学的转型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学科水平与大学发展水平之间呈高度正相关,学科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的地位和学术声誉。“没有一流的学科,就没有一流的大学”。《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坚持以学科为基础。引导和支持高等学校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打造更多学科高峰,带动学校发挥优势、办出特色。”与“985工程”“211工程”相比,“双一流”建设打破了高校的身份固化,给所有高校提供了一个“同台竞技”的良好平台,这就为地方高校特别是不具备“211工程”身份的地方高水平大学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双一流”建设要求地方高校必须扎根区域,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区域经济社会共建发展共同体。

从政策目标看,“双一流”建设的终极目标是建成高等教育强国。从政策契机看,“双一流”作为一项公共政策,既有历史传承性,更有现实创新性,它打破了“985工程”“211工程”身份固化、竞争缺失、机制不活、重复交叉等弊端,为我国“量大面广”的地方高校尤其是担当省属高校“排头兵”的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内涵发展、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提供了政策机遇。从政策实施看,我国一些省(市、区)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为了有效对接国家“双一流”,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制定出台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双一流”建设“地方方案”,如广东省启动了“7+7”区域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打造计划,浙江省实施了“省重点高校建设计划”和“一流学科建设计划”,等等。“双一流”建设的深入实施为地方高水平大学的转型发展增添了新的内涵和发展动力。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2016年3月10日,时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认为:中国高校转型发展,实质上是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认为:推动高校转型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高等教育所依存的这个经济社会的大环境在转型,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必然要求高校的办学思路和人才培养模式做出相应调整。“双一流”建设适应了我国高等教育向内涵建设转变的态势,加快了我国地方高水平大学向应用研究型大学转型发展的步伐。  

二、“双一流”建设倒逼我国地方高水平大学发展进行科学定位

办学定位对一所大学来说至关重要。办学定位有着丰富的内涵,不仅反映大学的地位(在国家和区域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作用)和方位(过去、现在和将来发展目标),还反映大学的品位。浙江工业大学提出的“建设区域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就实现了水平定位与特色定位的有机统一。

1. 区域特色鲜明

区域性大学是指那些暂时不具备全球性和全国性服务能力与资源拓展能力,但却能在特定区域内形成比较优势,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引擎的大学。区域特色鲜明的大学强调“高水平的科研立足于当地的区域特色,并且科学研究及产出主要为该区域发展服务,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对该区域来说具有不可替代性。”

作为一所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为主要职能的地方高水平大学,地域性是在找寻自身办学目标定位时首先需要考虑的对象,也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标签和生命力所在。长期以来,浙江工业大学始终坚持“以浙江精神办学,与区域发展互动”的办学特色,实施特色化、综合化、卓越化和国际化发展战略,发扬“艰苦创业、开拓创新、争创一流”的精神传统,有效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需求,深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较好地发挥了人才泵、创新源、思想库的作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学校成为国家“2011计划”首批牵头高校之一,成功入选“浙江省重点高校建设计划”。目前浙江工业大学正处于由区域性大学向全国性大学转型中,但无论是区域性大学还是将来成长为全国性大学,区域(主要指浙江)始终是办学的立足点和基石,这是学校在全国、甚至在全世界范围内保持核心竞争力的优势所在。

2. 综合性

在地方高水平大学向综合性大学发展的进程中如何保持特色发展和错位发展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特色是一所大学水平、质量、品位、个性的标志。世界各国的综合性大学从来都是在办学理念、学科结构、制度建设等方面各具特色。如学科设置综合化并不意味着设置每一个学科,而是根据自身情况和学校之间分工而有所取舍。错位发展是地方高水平大学在竞争比较激烈的区域办学环境中采取的一种巧妙的发展思路。“提高竞争力的策略就是走差异化发展之路, 凭借自己的优势与特色来争得一席之地”。想与国内传统高水平大学比肩,同步进行各项质点的建设,拼资源,拼投入,无疑是用地方高水平大学的短处去拼传统高水平大学的长处,将自己逼进“死胡同”。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由于浙江大学学科齐全,只要浙江工业大学有的,浙江大学基本上都有,而且水平和层次更高,那么浙江工业大学如何定位和发展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实力和优势,答案就是错位发展。由于浙江大学定位为世界一流大学,它的眼光是瞄准世界一流大学一些质点,这就使得在它身后留出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形成事实上的“真空地带”,浙江工业大学要巧妙地去补浙江大学发展留下的空位。在学科重点方向、重点项目和重点计划布局上,要与浙江大学尽量形成错位,浙江大学已经有的,学校尽量少布局、甚至不布局,即使布局也要在研究方向上有侧重点,浙江大学做学科、产业上游,浙江工业大学就做学科、产业中游和下游,更加接地气。

3. 研究型

如果说区域特色强调的是地方高水平大学在审视自身办学条件之后横向拓展办学空间和资源而形成的范围量度,那么研究型则是在审视自身办学能力后纵向确定办学内涵而形成的内涵量度。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欧内斯特·博耶提出了新的学术范式划分,他将大学学术分为发现的学术、综合的学术、应用的学术和教学的学术。学术研究型大学主要以发现学术为主,即主要以新知识不断建构和新知识创造为主;应用研究型大学则主要以综合的学术和应用的学术为主,即知识的综合应用与发展,以应用性视角去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要求知识创新。主要包括:一是此类院校不以知识创新和生产为主要目标,但以创造性地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并推动实践发展为主;二是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新问题和探究新知识。两个方面相互促进、互为支撑,共同形成应用研究型大学的知识创新和应用体系。因此,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代表的地方高水平大学走的是应用研究型发展道路,即以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主,与传统的以基础研究为核心的学术研究型大学有显著差别。

三、我国地方高水平大学转型发展的主要问题

从外部大环境看,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新需求,我国高等教育总体面临着供给侧改革的压力,需要高校提供能有效支撑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一大批知识、技术、人才,教育部期望相当一部分本科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就集中反映了社会的这种需求。笔者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来论述我国地方高水平大学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从宏观看

一流学科不足和高端人才集聚不够是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学校向高水平大学迈进的根本性问题。学科发展与国家战略、地方需求的对接度不够紧密,学科短板明显,学科方向需进一步凝练,学科高峰尚未形成,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面临极大挑战。面对高层次人才白热化的竞争形势,领军人才、青年英才、国际化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引进与培育力度需进一步加大,重点团队的人才梯队建设需进一步强化,全员引才育才的工作格局尚未形成。

2. 从中观看

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成果产出、服务发展能力、国际化程度、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不足是影响学校上层次、上水平的关键性问题。人才培养定位不够清晰,学研结合、科教融合、寓教于研、科研反哺教学的机制尚未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教育教学举措需进一步落地,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培养质量需进一步提升。标志性成果的培育对象不够清晰,以重大任务为牵引的国家、省、学校三级协同创新中心体系建设需进一步加强,科研重点领域需进一步聚焦,科研组织模式需进一步创新完善,科研创新核心指标需进一步提升,重大科研成果的持续产出与转化机制需进一步健全,科研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度和贡献度需进一步增强。教育信息化、国际化滞后学校改革发展进程。“大气、包容、协同、开放”的校园文化需要进一步营造,“厚德健行”校训和“三创”精神需进一步弘扬,教职员工的精神面貌需要进一步焕发。

3. 从微观看

办学资源短缺、内部治理体系不尽合理、推动和服务发展的能力不足等是影响学校实现阶段性发展目标、实现跨越发展的制约性问题。学校发展面临资金、空间等多方面的资源瓶颈,空间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发展支撑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内部治理结构还需进一步完善,基层办学主体的办学理念、办学能力、对政策的理解力和执行力需要进一步提升,相关职能部门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四、我国地方高水平大学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

当前,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高校整体面临一个转型发展的问题,具体到高等教育内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压力更大,转型发展、内涵发展、跨越发展是地方高水平大学面临的共同使命。从战略层面进行研判,摊大饼、简单地靠多布点进行规模扩张制胜的发展模式已日趋式微,高校进入分层分类发展、争一流、创特色、以质图强的新常态,需要在新形势下抢先把握发展机遇,占得先机,取得发展制高点和主动权。浙江工业大学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地方高水平大学转型发展的新模式。

1. 以一流学科建设为主线,着力打造五大优势学科群

一流学科是高水平大学的标志和基石。通过对很多著名大学世界一流学科的成长轨迹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其来自三条基本路径:一是将已有的特色学科、优势学科做大做强;二是积极融入国家、区域和行业的重大发展战略,在满足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的过程中成长、壮大,实现“弯道超越”;三是立足新的科学技术和学科发展前沿,在学科的交叉融合中培育出新的学科,异军突起。当然,这种区分只是相对的,很多大学的世界一流学科的成长是两种、三种路径的叠加,这些经验对我国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启迪。对于地方高水平大学而言,当前以一流学科建设为主线,进行人、财、物等资源要素的配置,是一项重要的战略布局,是顺应国际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契合世界高水平大学发展历程的需要;是推进“双一流”建设,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特色发展、内涵发展的需要。具体到浙江工业大学,则是落实浙江“省重点高校建设计划”,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需要;是集聚学校各种办学资源,聚焦发展领域,实现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需要。

浙江工业大学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先为,有后为”的原则,从本着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分层分类发展和存量促转型、增量调结构的建设思路,按世界一流学科(个别,培育)、全国一流学科(部分,强化与世界一流学科的协同)、省特色优势学科(一批,作为学科金字塔的基石)的纵向维度,以及优势学科、支撑学科和学科支撑(辅助学科)的横向维度,进行学科重点布局、重点投入、重点建设。整个学科体系按照一级学科规划建设,每个学院原则上重点发展一个一级学科,每个一级学科重点建设3~5个特色方向。以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药学、生物工程等8个学科为主导,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11个学科为有效支撑,推动辅助学科特色发展,全力打造学科高峰,带动学校学科水平的快速提升。对接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以8个一流学科为基础,以11个支撑学科为依托,发挥学校的学科优势,通过跨组织的协同与互动,拓展学科发展空间,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着力打造“绿色化工”“生命健康”“先进制造”“经济管理”“文创设计”五大学科群。

2. 以高端人才集聚为突破口,扎实推进人才强校战略

人才资源是战略资源。在所有资源中,人才资源特别是学科重点方向所需的高端领军人才和潜在高端人才,对任何一所高校而言,都是最为稀缺的战略性资源。当前,高校之间围绕高层次人才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状态,地方高水平大学非常注重人才队伍建设与人事制度改革,切实将其作为支撑学校发展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来看待;同时通过岗位聘任等人事政策手段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产出率。

浙江工业大学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围绕学科建设规划进行有选择地引进、有计划地培养,通过提供空间、平台、待遇、文化氛围“四位一体”, 建立健全“院士-领军人才-青年英才-优秀博士后”系统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政策体系,确保到2020年有30多位在各自领域很有影响力的拔尖领军人才。对于新进年轻教师,要先后过“三关”(科研关、实践关、教学关),经过2~3年博士后培养,再经过半年的企业实习、半年助教,通过3~4年的职前训练再走上教师岗位。实行岗位设置、岗位聘任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考核的“三合一”,淡化资格、强化聘任、评聘结合,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建立真正意义上以岗位为核心的“岗位聘任制”人员管理体系。同时,通过灵活的政策设计,依托“运河特聘教授”“校聘教授”和“校聘副教授”等岗位,打破既有利益格局,为业绩突出、成长潜力比较大的人才打通政策通道,解决优秀青年人才在“三合一”制度下难以越级聘任、待遇受损等问题,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3. 以协同创新为抓手,重点提升解决经济社会重大问题的能力

科学研究,特别是重大科学研究的能力是衡量地方高水平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尺。科研发展有一条经纬线,经线就是“顶天立地”(方向对接国家战略需求,脚踏区域大地,做好服务),纬线就是校内(打破学科、学院等壁垒,实现资源集聚和共享)、校外(拓展与社会的深度合作,加快产学研转化)两个协同创新,做到了这两点,科研就活了。首先,在科研方向上,坚持“两条腿走路”,鼓励在理学等基础学科领域发表高水平论文,但更要重点突出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其次,在科研组织模式上加快推动一系列的重要转变:从个体散兵游勇向团队式组织化合作发展转变;由被动适应向主动对接产业问题转变;从面向一般问题向面向重大战略目标转变;从松散型小团队向团粒状科研组织体系转变,从以量的扩张为主向规模质量联动提升转变。另外,要有大战略意识,瞄准科学技术发展前沿,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着力创新科研组织模式,组建大团队、打造大平台、承接大项目、培育大成果、作出大贡献。

作为一所地方高水平大学,只有更加紧密地和区域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与社会进步结合起来,“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服务、做出更大的贡献,才能为学校发展赢得更多的办学资源和发展机遇。作为区域高等教育体系龙头,浙江工业大学承载着主导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重要职责。2016年6月,浙江工业大学与浙江省工业与信息化研究院共同发布了《浙江工业大学社会贡献度蓝皮书(2011—2015年)》。作为国内高等教育界第一部以“社会贡献度”视角编辑的专业报告,蓝皮书全面梳理了学校“十二五”期间人才、学科、科研的建设成绩,全景展示了学校这一时期的社会贡献情况。通过发布社会贡献度蓝皮书,希望更好地建立学校与社会外部的沟通机制,全国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新闻报道,取得较好的社会影响力。未来学校要坚持“顶天立地”,立足区域,紧密对接区域战略需求,找准契合点,深度介入,做精做强,进一步提升服务区域社会发展的能力:一是要加快构建分层对接的社会服务体系,即学校与地方政府对接、学院学科与各大产业(浙江七大万亿级产业、浙江九大战略新兴产业)对接,各研究所及团队与产业园区、企业对接,形成政产学研合作的新格局;二是要做实地方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等载体,把学校教师的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出去,把产业关键技术的重大需求凝练出来带回学校、协同攻关,为技术转化与成果培育提供平台保障;三是要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出台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将成果转化的大部分收益用于激励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力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和高水平研究生教育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任务,也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机构所独有的功能。地方高水平大学应有长远的战略基点,将创新人才培养作为根本职责或战略基点,放眼长远。

浙江工业大学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全力打造与应用研究型大学发展定位相适应的一流本科生教育和高水平研究生教育。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引领、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体、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特色,为浙江乃至全国培养富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国际视野的骨干人才和领军人才。主要改革举措:一是实施“专业动态调整与内涵提升计划”。深入贯彻“把专业建在优势学科上”的理念,加强学科、学位点、专业的一体化建设。建立以学科水平为基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教学质量和就业质量为依据的专业设置、改造、退出的动态调整机制。积极应对2017年本科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完善按类招生办法和“三位一体”自主招生制度,建立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大类专业分流的教学和管理体系,实现“招生-培养-就业”有机联动。二是树立“产出导向”教育理念,实施“培养方案优化工程”,包括“核心课程建设计划”“课堂教学创新计划”“实践教学提升计划”“专业实践基地建设计划”等。三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提升计划”。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创业通识、创业辅修专业、技术+创业复合专业“三层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普及型课程-创业实训提高性课程-创业孵化实战性课程“三层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四是实施“研究生生源质量提升计划”“研究生导师素养提升计划”“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工程”“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提升工程”和“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工程”等,从招生、培养、出口三个环节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5. 以国际化和信息化为路径,加快推进学校跨越式发展

国际化、信息化既有相对独立的属性,又要深入到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建设等领域中,综合发挥作用。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化和信息化犹如助推大学腾飞的两翼,许多地方高水平大学纷纷将其作为推动自身发展的重要战略,加快国际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进程。当前,浙江工业大学应加强全球意识,把握实施“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工程”的发展机遇,深入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以有效合作、深度合作为重点,建立考核联动机制,把国际化融入人才培养、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和科学研究中,加快人才、师资、管理骨干培养的国际化进程。对于国际化怎么理解?核心有一条,即工大的干部,有国际视野;工大的教师,大部分有出国经历;工大的学生,通晓国际规则,有出国经历与背景。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等有关政策密集出台,尤其是2016年6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发布,信息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从浙江工业大学发展趋势来看,随着德清校区启用,多校区办学格局的进一步形成,学校的内部治理、科学决策、高效服务、考核评价等各个方面对信息化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实施“一站式”信息化综合应用工程,围绕智慧网络、智慧服务、智慧学习、智慧决策四条主线,建立虚拟化、大容量、高安全的综合型一体化校园信息公共服务支撑平台。建设智慧校园基础网络支撑环境,建设校园“一站式”网上服务信息化综合应用体系,建成学校事业发展大数据系统、图书信息支持与资源发现系统、多校区视频会议系统、网上办事大厅及移动应用服务系统等,促进学校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精准化、个性化。

  蔡袁强,浙江工业大学校长、教授,浙江杭州  310014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16年第10期第33-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