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多校区办学的情况有三种。一是不同高校合并形成的多校区;二是在合并不同学校后,拓展空间再建立新校区而形成的多校区;三是在一个校区的基础上拓展空间建立新校区而形成的多校区。
高校合并是在各校区已有办学基础之上的,各个校区办学条件相对成熟,而新建校区则是在一个空地上新建立的,其管理取决于学校对校区的使用定位。高校对新建校区的使用定位基本上分三种模式:一是学校部分原有院系整体搬入新校区,形成一个或几个院系的集合体;二是按照年级切块,一般是一年级学生或一二年级学生搬入新校区;三是新成立的学院在新校区办学。
新校区往往面临几个主要问题:
地理位置边缘化,周边环境复杂。空间隔离是目前多校区的一个基本状况,学校的新校区基本处于一个孤岛状态,交通不方便。同时由于处于这样一个环境之中,周边的环境条件也极其复杂,给师生的第一印象是学校的隔离对教师工作不利,对学生学习不利。
校园建设与使用同步,校园环境不完善。按照现在大学的办学理念,新校区的建设规划是精心设计的,不但体现学校的长远发展大计,还体现学校的历史与文化传承。由于空间的制约,很多大学的新校区使用往往是在建设过程中就开始了,这虽然能满足最基本的需要,但也容易造成建设的相对滞后。
新校区独立,教学资源难以共享。老校区由于办学历史长,各方面相对成熟,特别是教学资源。而新校区由于空间的隔离、建设的不完善等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如教师与学生交流缺乏,刚刚进入大学的一年级新生无法或难以感受到大学的大师人格魅力和教书育人风采,很容易出现迷茫;低年级学生与高年级学生之间的交流隔断,朋辈的相互影响很难发挥作用。新校区由于相对独立,教学资源难以共享,学生课外的学习机会大大减少。
软环境建设滞后,校园文化氛围欠缺。校园文化能使学生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校园文化氛围方面来说,新校区是在“文化沙漠”地带建立的,这对刚刚入校的学生来说,很容易形成大学只是学习之地的印象,很难体验到高等学校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也难以体验校园文化的碰撞和交融,潜移默化的影响缺失。
后勤服务单一,服务意识跟不上。新校区周边属广阔的农业用地,新校区的后勤服务仅局限于全校提供服务的一部分,其单一性使得服务的竞争意识不强,很难满足新区教师和学生的要求。
如何管理一个新的校区特别是教学和学生工作,学校应该从几方面深入思考:
改革管理体制,建立符合新校区的管理机构。该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行管理,机构既要有学院特点,又要有机关管理部门的特点,它的设置和功能定位要很好地解决职能部门与院系两个层面的问题,把院系的工作和职能部门的工作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搭建一个服务平台。新的校区远离本部,给学校开展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为了解决在新校区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建立一个通顺的沟通和协调机制是必要而有效的主要路径。
维护校园秩序,建立职能部门轮值制度。为了确保新校区教学秩序、学生管理、校园管理等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维护校园的安全和谐稳定,学校可以实行校领导带班,职能部门派出处级干部的值班制度。
搭建学校领导、知名教授与学生的交流平台。通过开通校长论坛、院长论坛、师长论坛、名家论坛等学术交流讲坛,搭建学校领导和知名教授与学生的交流平台,以学术讲坛的形式,把学校领导、院系领导、知名专家请到新校区做报告,内容涉及大学和大学生活的解读、学习方法和励志教育、人才质量与大学教育、通识教育、人格塑造、校园文化、美学问题、生态问题、文学经典、艺术赏析等众多方面,在讲坛中设置报告人与学生的互动环节。这样使新生开阔了视野,极大促进了校区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学生也能从领导、师长那里得到激励和鞭策,从而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充满信心。
教师学生共同参与,加强新校区校园文化营造与建设。如首师大以学生作品为依托,营造校园人文环境,通过充分挖掘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开展书法、绘画、学部徽章设计等多种类型的学科竞赛活动,广泛征集学生作品,并将优秀学生作品装裱,悬挂在教学楼内,让学生精心打造属于自己的“温馨”家园,让学生在艺术熏陶中感悟艺术魅力,提高艺术鉴赏水平,丰富精神境界。又如学校开展了以“分享、传播、信任”为理念的“图书漂流”活动,老师和学生把自己读过的书放在教学区进行“漂流”,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充分发挥文化活动的教育陶冶功能。
保障信息通畅,增加对新校区的了解。对于一个新校区,特别是刚开始使用的新校区,让全体教职员工能及时了解到在新校区开展的各项工作,也是新校区顺利开展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