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高教研究 >> 理论热点 >> 正文

 

建设中国特色的“双一流”要把握好四个关键点
编辑:      发表时间:[2017-09-25]       阅读:

原文刊载于《光明日报》2017年9月24日第7版


  杜玉波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
  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标志,也是加快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必将为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强调“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我理解,“双一流”建设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就是要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中国特色的“双一流”。离开这个本源谈“双一流”建设,就会偏离正轨,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建设中国特色的“双一流”,要把握好四个关键点。

1、建设“双一流”的前提是中国特色

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一流大学具有共同特征,更有鲜明的特色。对我国高校来说,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就是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积极探索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使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在服务中体现大学的价值追求。

这个道路和模式的基本特征,就是中国特色一流大学的核心要素。主要是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作为大学发展的根本保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大学精神的思想基石;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大学育人的独特优势;把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作为大学领导体制的核心坚守;把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作为大学治理的基本依托。这些方面是显著区别于世界其他高校的。从根本上讲,大学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四个服务”的要求,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的核心使命,真正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2、建设“双一流”必须形成中国特色的评价体系

建立衡量大学办学水平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是国内外高等教育的一个难题。破解这个难题,必须坚持综合评价的原则。从标准本身来讲,单一孤立的指标很难反映高校办学水平的全貌,特别是人才质量、治理结构等,既要通过量化指标来反映,又要防止指标片面化、绝对化。从学科角度讲,学科千差万别,必须充分尊重学科发展规律和特点,避免一把尺子僵化死板。从学校的历史传承和定位讲,每个学校都有自身特殊的历史和现实情况,我国高校的使命任务显著区别于国外高校,必须分层次、分类别对高校进行评价。

中国特色的“双一流”应该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标?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值得重视:一是要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首要标准。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主要看培养的学生优秀不优秀。一流大学应该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在其中涌现出学术大师、兴业英才、治国人才。二是要把产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国内外公认的成果作为重要考量。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是大学的使命。一流大学的成果应该表现为破解世界科技前沿难题、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回答解决区域行业重大理论现实问题等多种形式。三是要把形成的重大影响力作为最高评价。一流大学的影响源自于大学文化的沉淀和积累,表现为对高等教育现代化趋势的引领。要以长远的眼光、历史的视野,审视一所大学对国家、民族所作的贡献,以及对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所产生的影响。特别强调的是,要把一流本科教育作为评价导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基础在本科。没有高质量的本科,建设一流大学就缺乏根基。一流大学的本科教育应该在领导精力、师资力量、资源投入等方面具备充足的保障。

一般讲,“双一流”要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坐标系,不能“自说自话”。构建中国的“双一流”评价体系时,可以借鉴参考国外一些通行的做法,在可比领域和具有显示度的指标上,加快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赢得国际的认可和尊重。但是,我国的大学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和特色,绝不能被国外的排名指标牵着鼻子走,更不能简单套用、完全依赖。建设“双一流”不能唯国际排名论英雄、论成败,关键要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有影响力的评价体系,解决好国家和民族面临的时代问题,这是我国大学不可回避、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当。

3、建设“双一流”要推动大学和学科两个一流协调并进

处理好建设一流大学和建设一流学科的关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建设一流大学,首要的是建设一流学科。以学科为基础是一流大学建设的根本路径。另一方面,一流大学建设不能简单等同于一流学科建设。良好的学术氛围和顺畅运行的体制机制,是学科健康发展的基础。没有一流大学的整体环境,也建不成一流学科。

应从推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协调并进出发,加强总体规划,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高校差别化发展。对于办学实力整体强,拥有多个一流学科的高水平大学,可以进一步凸显学科优势,瞄准一流大学的目标进行建设。对于办学实力有基础,若干学科实力明显的大学,可以瞄准一流学科目标进行建设。对于办学实力还不够强、学科水平还不够高,暂时列不进“双一流”建设的高校应该瞄准自身特色,寻求学科突破,有的还可以探索“一流学院、一流专业”进行建设。

说到底,建设“双一流”重在质量和特色,绝不是规模和数量上的比对。一流大学未必都是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精而专、有特色的学校同样可以办成一流大学。争创一流,并不是争创“全能冠军”。如果一味搞“大而全”“小而全”,而无学科特色亮点,争取一流建设也会失去优势。

在学科建设方面,要坚持学科有选择性的发展,有所为有所不为。学科不在多、不在全,而在特、在强,关键要建设好与本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匹配的学科专业群,压缩“平原”,多建“高峰”。学校要支持传统优势学科做大做强,也要大力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特别是建设好一批能够支撑国家急需、产业转型和区域发展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在具体操作上,要强化学科高点,培育学科重点,扶持学科增长点。既要克服“唯学科论”的倾向,也要克服“撒芝麻盐”的倾向,把有限的资源统筹利用好,好钢用在刀刃上,形成学科发展优势带动、多元发展、交融并存的良好态势。

4、“双一流”认定只是第一步,关键要靠建设

“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提出了到2020年、2030年和本世纪中叶的三个阶段性目标。这既是党和国家站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战略高度,对我国高校进行的新一轮总体布局和顶层设计,也是为高校开启新一轮综合改革、内涵发展提供的难得战略机遇。

这次“双一流”高校遴选采取竞争优选、专家评选、政府比选、动态筛选的方式,是认定“双一流”建设高校,而不是确定“双一流”身份。“四选”的核心还是要体现公平竞争、学科基础、绩效杠杆和改革驱动。既充分发挥专家委员会的战略咨询作用,也强调由政府通盘考虑区域、类型和国家战略需要等因素进行适度调整。“双一流”建设,从方案设计之初就强调不是终身制,不是固化的,要根据建设情况进行绩效评估。中央部属高校和地方高校在遴选资格上同等对待,在遴选条件上同一个标准,在公平竞争中体现扶优扶新扶需扶特,引导高校分类发展,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学校要重新调整自己的认识,不能将“双一流”建设简单认为是“发帽子”“报稿子”“分银子”,而要实实在在有所作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用建设实绩说话,为我国高等教育在国际上争出一席之地。在建设过程中,要合理设定建设目标。立足学校现有基础,不盲目攀比、不贪大求全。自然科学基础学科可充分考虑国际竞争,应用学科可兼顾国家需求、国际比较,人文社科可注重在思想文化方面的引领作用。要自觉提升思路站位。强调体现国家意志,学校发展、学科建设与国家战略和民族复兴同向同行,不能把建设方案搞成科研方案,不能把学科建设当成课题任务,不能把争创“双一流”看成一般意义上的学术竞争和实力比拼。要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注重改革,切实扭转单纯依靠加大投入的粗放型发展局面,通过改革提高建设效益。同时,要建立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决策运行机制,把各项措施有机组成合力,破解体制机制性障碍,释放学科自我发展的活力。要主动发挥引领作用。“双一流”既是一个突破性工程,也是一个引领性工程、示范性工程。应把“双一流”建设与高等教育的整体改革发展统筹起来,继续加大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和基础能力建设等重大工程的实施力度,支持地方建设高水平大学,高校要充分认识和担负起引领带动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