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要目:
●关于加强我校高教研究机构建设的调研与思考
●高教研究机构信息
◆西安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简介
◆长安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部门简介
关于加强我校高教研究机构建设的调研与思考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周远清会长曾多次指出,大学要重视高等教育研究,没有高水平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就很难建成高水平的大学。随着高等教育不断改革和发展,重视高等教育研究,已成为中外大学的共识。大家之所以这么重视并越来越重视高等教育研究,是因为它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是认识和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需要,也是应对时代挑战的需要。
一、充分认识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部办公厅于2004年4月22日,以高教厅[2004]1号文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第一次专门为加强高等教育研究而发的指导性文件。这既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的迫切要求,也体现了教育部领导对教育科研,对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的进一步重视。
《意见》下发后,在广大高等教育研究工作者和关心、支持高等教育研究的同志们中,得到热烈的反响。
那些本来就受到重视、研究工作开展得比较好的单位,认为教育部这样重视高等教育研究工作,我们应该按《意见》的要求,把工作做得更好。这是属于“锦上添花”的一类。
那些正在加强高等教育研究工作的单位的同志们看到了文件,感到工作的方向更加明确。可谓是“雪中送炭”。
当然也有少数单位,由于种种原因,《意见》看到了,但对教育科研还是未引起应有的重视,依然故我。是所谓“雷打不动”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重视教育科研的现象呢?中国高教学会副秘书长蔡克勇说,主要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受“拍脑袋决策”的影响,认为再大的事,几个领导人议论议论就可以拍板了。二是我们教育科研人员也没有拿出足以让领导信服的成果。当然,这两者又是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但是,从今天宏观大背景来看:中央越来越强调科学决策、民主决策;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又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处理激烈竞争环境之中的高等学校,决策的正确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学校的发展,甚至学校的生存。在事关发展与生存的现实面前,领导人终归会寻求按科学办事,因而会重视教育科学研究的。最近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学校自觉开展全校性的教育思想大讨论,主动邀请教育研究者到学校去作报告,等等,就是很好的说明。当前的主要问题在于我们教育研究机构要很好地组织广大研究人员,深入、扎实地开展研究,拿出有份量的成果,切实为决策服务。教育部专门发这样一个《意见》,其根本目的也在于此。
《意见》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是在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领导下的教育科学研究单位,担负着从事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为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提供决策咨询服务,推动干部和教师开展群众性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等任务”。这就是说,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为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服务,是所有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共同的最基本的任务,这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也是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民主执政”的要求。
二、我国大学高教研究机构的设置及发展趋势
1.改革开放以来高教研究机构的大发展及分化
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高等学校尚未建立高教研究机构,粉碎“四人帮”以后,经过思想解放运动,高校高等教育科研机构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蓬勃发展后,在世纪之交,随着整体经济社会改革以及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和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自身的发展,公立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发生了分化,沿着各自的方向向前发展。我国现有高教研究机构271所;专职工作人员1305人;编辑出版报刊262份,有硕士点的83个;博士点的17个。大致划分为三类。
一类是以厦门大学高教所、北京大学高教所、华中科技大学高教所、清华大学高教所等为代表,以进行高等教育学学科研究和培养硕士、博士高层次人才为其主要任务。并且,与学校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定位相适应,有些高校在原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机构的基础上建立了“教育发展研究院”、“教育科学学院”,如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这些教育科学研究机构不仅承担大量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任务,而且为国家、地方政府和高校进行政策咨询。正是由于这类高校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机构科研成果水平较高,在校内外的影响较大,有的甚至成为全国重点学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已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状态。
第二类高教研究机构以为学校领导决策咨询和配合管理工作为其主要任务。这样的机构具有“两多两少”的特点:它们通常是工作研究成果较多,而在学科理论研究方面成果较少;通常被视为调研室、政策研究室的机构较多,被视为纯教育科学研究性质的机构较少。在多数高校作为一个独立处级单位建制,兼具行政职能和研究职能,只是有些更偏向于行政,有些更偏向于研究;也有高校将其与发展规划处、教务处或校办并为一起,两个机构一个牌子,享受处级待遇。
第三类高教研究机构由于环境和自身条件的限制,主要从事行政工作或行政辅助工作,而没有开展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工作和高水平的咨询服务工作,且不具有独立的行政职能。这类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游离于学校教学科研中心工作和学校决策和管理中心工作之外,或者成为学校的边缘机构,或者挂靠于某一单位,因而很容易成为校内机构改革的对象。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许多公立高校高教研究所(室)的性质、职能、任务还处于摇摆不定的阶段,有的还面临着生存危机的时候,一批新发展起来的民办高校却十分重视高等教育研究。例如,西安外事学院早几年就成立了民办教育研究所,年投入20余万元用于研究,近年来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七方教育研究所,吸收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的专家教授参与研究,2003、2004年又面向全国进行课题招标,年投入百万元以上用于民办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使该校成为全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的中心。西安欧亚学院、西京大学、西安翻译学院等学校不仅在校内建立了民办高等教育研究机构,而且多次聘请校内外专家参加学校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发展战略论证会,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成为推动本校发展的重要举措。
2.高教研究机构职能定位的多样化
2001年12月,中国高教学会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全国高教研究所(室)工作座谈会,根据会议内容及交流材料,可以看出不同高校对高教研究机构职能的定位特点。北京大学高教所的职能为:从事高等教育理论、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管理、国际比较等领域的研究及教学和培训。厦门大学高教研究所与高教发展研究中心把自己的职能定位为从事“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校交流”三个方面。上海交通大学高教研究所的主要职能是“开展学校发展战略研究,制定学校发展规划,进行重大问题调查研究,为学校决策提供咨询;从事高等教育基础研究,跟踪世界著名大学;进行宏观高等教育研究,为政策提供高层次决策咨询,培养、培训高等教育研究和管理人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高教所的职能基本要素是:高教理论研究,研究生培养、出版刊物。同济大学高教所的职能是:高教理论研究、决策咨询服务、出版刊物。浙江工业大学高教所的职能是:高等教育基础理论研究,与“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开展规划研究、决策研究和政策研究”。佳木斯大学高教所的职能是“高教研究、高教研究管理、高教评估、高教研究学校活动、资料信息服务工作。”江西师大高教所的职能是:高教理论研究、高教评估、出版刊物、研究生培养等。根据以上不同大学高教研究机构的职能,可以根据具体工作内容的不同将职能分为五个方面:一是为学校提供信息资料服务及出版刊物,浓郁大学的文化氛围;二是为校领导与管理层提供应用性、操作性研究及咨询服务;三是面向国内外开展高等教育学各领域的理论研究,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四是开展研究教育与教师培训活动;五是开展学术管理、学术交流活动等。
应该说,现在各大学高教研究机构的职能,都是在特定条件下对这五方面职能的不同范围的具体选择。这五大职能要素目前已构成我国大学高教研究机构职能的一个大体系,这一体系体现着我国现行大学对高教研究机构职能的基本要求,它协调地作用于大学活动的多方面,对论证大学的战略发展与政策、提高大学人员的素质和大学的管理水平、浓郁大学的文化氛围、推动大学理性发展等方面均发挥过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因而可以说,高教研究机构是推动大学发展的一支重要的力量。
三、我校高教研究机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校高教研究所是在1999年11月学校实行管理体制改革中,与新设立的发展规划处合并在一起的职能部门。当时只有2人分别担任正副处(所)长;2000年1月至2001年4月,只有1人担任副处(所)长;2001年4月增加1人担任正处(所)长;2001年7月增加1人任副所长;2003年9月增加1人任副处长;2005年1月增加1人任副所长。现在高教研究所共有3人(0.5人赴日本留学不在岗)。由于人力不足,加之学校对这样一个新设立、合并的职能部门定位不太明确等客观原因,99年11月至2001年11月我校高教研究几乎处于摊痪状态。2001年11月至今,高教研究所工作人员尽己所能,开展了一些工作。近年来的主要工作有:
1.确立了我校在高教研究领域的应有地位
为了扭转高教研究所工作停滞近2年的被动工作局面,尽量与外界保持联系,了解动态并获得相关信息,经不断努力,反复协商、运作、确立了我校在省高教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副会长席位和副秘书长席位。对于推动我校高教研究工作必有益处。
2.通过多种途径,积极推进我校高教研究工作
① 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先后走访了省内外兄弟院校,深入了解研究新形势下各高教研究工作的现状,从而明确了我校高教研究工作的目标、思路、任务。
② 针对我省、我校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先后承担教育部、省高教学会、省教工委及学校教育科研项目6项,现已完成3项,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公开发表论文6篇;撰写研究报告2份,有3项教学成果分别获得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二等奖。同时,积极组织我校教职员工参加陕西省高教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评选活动。2005年我校共申报25项教育科学科研成果,有7项获奖,其中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优秀奖2项。
③ 通过课题研究和课题立项,进行研究选题指导。2001年确定研究课题7项(含31项子课题)。期间我们对立项课题的研究工作进行了阶段性检查,现已完成10项(含子课题)。这些研究成果对我校高职教育教学的开展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3.加强对外联系,掌握信息动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① 近年来,根据校领导的批示精神,高教所组织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学术团队中的有关人员多次参加了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省教育厅、省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各种工作及学术交流学会。增进了学术交流,扩大了我校在社会和学术界的影响,促进了工作。徐德龙校长作为特邀嘉宾,分别在2002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2005年科学发展观与建设陕西高校强省学术研讨会上作主题报告。
② 特别邀请了中国管理科学院研究员武书连、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应强教授等先后前来我校为全校教职工分别做了题为《大学评价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发展》、《现代大学制度研究》的学术报告。这一学术报告的开展,不仅推动了学校的科研、教学、人事及研究生培养教育工作,也促进了高教研究工作。
③ 本着内容新颖、信息准确、时效性强、有一定的针对性的工作宗旨,在深入调查研究和采集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动态的基础上,编印《高教育发展信息》共16期,为学校决策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依据。
4.做好校领导安排的其它工作
配合教务处、继续教育学院、宣传部等部门,多次去教育部联系我校教育教学评估工作,网络学院筹建工作,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评选工作,开辟了广泛的人力资源信息渠道,为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作出了积极、有效的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同时,在有关校领导的安排布署下,认真组织、精心策划,积极参与学校“十五”、“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工作。
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是从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形势和要求来看,做得还远远不够。特别是与国内、省内其它兄弟院校的同行之间相比,差距甚大。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机构问题。我校虽然把高教研究所同发展规划处并在一起,名为合署办公,实则进行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职能大大削弱,以至可能只留下一个空名。在学校近几年的工作计划中,没有出现关于加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目标和要求,这样,对现在的高教所就很难做好学校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整体规划和科研管理工作。
而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后期,我校的原高教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管理工作,也由于机构的变更,划归教务处的职责范围。
更为主要的是名为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参谋部”的发展规划处、高教研究所的主要负责人,参加学校高层会议较少,与校领导的沟通不够,不能很好地贯彻、执行领导的意图和思路,实则没有发挥高等教育研究在学校教育决策、管理和改革发展中的服务与咨询作用。
第二,队伍问题。我校高教所现只有1名所长(兼),2名副所长,其中本科2人,高等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生1人,显得力量单薄,特别是学校对现在的高教所定位不明确,职责不清楚,导致整合研究力量,申报科学研究项目很难。2001年后,有6~8名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相继来我校高教研究所应聘,有的已通过深入考核,但由于学校没有下达人事进人指标,最终均被拒绝录用。由此不能形成一定的学术团队,科学研究、攻关力不从心,就难以有重大的研究成果。
第三.经费严重不足。经费少,且没有固定的来源,更无专项资金用于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领域。据了解,西北工业大学高教研究所,每年除固定的办公经费外,学校投入大批资金,建成了陕西高校教育科学研究最好的资料室,并每年滚动拔款20万元开展学术研究活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所,仅2005年学校一次性拨款40万元,专门运用于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工作。
我校高教研究所在主管校长的主持下,曾于2001年11月邀请已退休的专家、教授召开过一次“关于加强高教研究工作座谈会”,后因经费不足等问题,没有持续下去,至今,也没有建立一支强有力的专兼职研究队伍。
四、加强我校高教研究机构建设和工作的措施与对策
国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发展历史及实践证明,高校高教研究机构必须正确认识其本质属性和特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积极主动开展工作,才能得到发展。因此,对我校高教研究机构的定位及功能进行重新审视,有助于根据学校的总体发展战略来进一步优化其职能,提高其为学校发展服务的能力。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将其定位具体概括为“一个中心,二条主线,三大领域,四大功能。”
一个中心
即我校高教研究机构应该成为学校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研究与咨询中心。在高等教育市场化、复杂化、多元化的今天,高等教育的发展正面临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国际化的今天,高等教育的竞争延展到国际上且日趋激烈。所以,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中迅速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变化;又如何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谁就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高教研究机构对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应保持高度的警觉,对其发展的内外环境进行持续性的研究,寻找外部发展机会,发现学校校内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为学校的总体发展及教学质量的状况提供各种咨询报告,发挥预警功能。
二条主线
高教研究机构作为一个研究和咨询中心,其工作要紧紧围绕我校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改革两条主线展开:积极开展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主动发现、挖掘和承担校内外三级科研课题,力争取得较高水平的高教科研成果;深入教学和管理改革第一线,探索改革规律,力争取得较高水平的教学改革成果;并在学科积累的基础上承担教学任务,进行高层次人才培养和为学校服务,努力提高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能力、教学质量和为学校服务的能力。
三大领域
我校高教研究机构在性质上是作为一个研究机构而存在的,所以就主要承担以下三大领域(或三个层面)的研究任务:
一是宏观哲学层面的研究。与我校内部其它机构一样,高教研究机构也是为我校所设定的价值目标服务的,在一定的条件下,除了为学校发展提供信息资料、应用研究、人才培养等服务以外,同时还需要以一种特殊的责任感,关注学校整体与长远的发展利益,关心学校的应有品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尽力维护我校安全健康的运行。这就需要高教研究机构的职能一方面要密切融入学校内部的发展之中,同时另一方面又需要超越对学校的融合而以自己相对独立的视角与机能,来观察学校活动的主要概貌,来对学校活动状况与得失加以系统的思考与批判,甚至为管理者出警示以供参考,以保证学校的正确办学方向和办学质量。我校的办学理念、大学精神、大学文化、办学模式、办学思想、人才培养规格等高等教育的基本理论研究等等,这些都需要运用高等教育科学理论和其他学科理论,进行哲学层面的理性思考和研究。
二是中观方法和制度层面的研究。如人才培养计划、学校教育教学制度与管理制度、课程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等方面的研究。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这方面需要研究的课题任务有:创建“国际知名、国内高水平大学”,在人才培养定位的基础上,如何通过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计划达到目标?各专业的课程如何设置,教学内容如何选择,才能够达到培养目标?以工为主的大学中艺管人文社科专业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的特色在哪,如何与综合性院校或以文为主的院校相竞争?我校与东南区域的发展如何进行良性互动,增强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另外如学生管理、教学管理、教师培训与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如何进一步修订,一方面不与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相违背,另一方面又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等等。
三是微观操作层面的研究。如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师培训、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等方面具体内容的研究。像当前欧美高校做得比较好的、并开始传入我国的“院校研究”就是管理层面上的微观研究。针对我校的现状,当前需要在微观层面进行深入实践研究的课题任务有:在校院两级管理总体政策下,如何明确校院两级的管理职能,提高管理绩效;在以陕西省学生为绝对多数的情况下,如何有效的改善学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研究型大学中科研、教学和学习三者之间如何进行有效的互动,提高教学质量、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如何扩大学生的人文社科课程的选修范围,提高人文社科的课程教学质量,改善以工为主的校园人文环境?在社会风气整体浮躁的背景下,如何充分调动青年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稳定和提升他们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其他如多媒体教学、双语教学、教材建设与选择、学分制、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考评方式、课内和课外活动、全校公共政治理论课程的开设等都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
四大功能
我校高教研究机构在“研究与咨询中心”的定位指导下,紧紧围绕教学改革和管理改革两条主线,积极开展宏观、中观和微观三大领域的研究的基础上,就会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以下四大功能:
(1)教育科学研究的功能。这是高教研究机构的首要功能。科学研究主要在上文所述的三个层面上展开,但其研究工作主要以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为主,其研究过程和目的在于:首先,通过调查(包括观察、访谈、问卷等)、个案分析、比较等多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客观全面地搜集、整理、记录教育活动的具体事实、事件及其有关资料,特别是忠实地反映在教育活动中知识的组织、传送和评价的过程,从量和质两个方面真实地描述和再现教育现象和活动的各种图景。这是一个资料的收集、整理、计量化和理论化的过程。比如说,对教师教学情况的描述,我们可以建立包括教学语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态度、教学效果等指标,并选择一定的样本,从而获得基本上能够反映和说明教师教学情况的各种基本信息。其次,综合运用各种学科理论知识对教育活动进行分析,把握影响教育活动、教育现象及其过程发生、发展及变化的各种主客观因素,从因果联系和意义分析的角度解释、说明各种教育活动、现象、事件,以及教育活动中的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建大人(涵盖从事我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人员),特别是学生和社会对各种教育现象的理解提供必要的帮助。由于描述的资料和信息来自于教育活动的第一线,因而具有相当的信度和效度;而详尽且充分展开的解释不仅能增进人们对高等教育活动的理解,而且能够做出非常特定的预测。所以,高教研究机构的科学研究可以作为学校领导决策时的重要参考依据。
(2)教育政策咨询的功能。即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把握教育活动在一定条件下的规律性,借助于各种不同的理论模式,为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各种具体问题的解决,提供必要的建设性意见,并对教育活动的发展和各种可能性提供预期性的意见。这种咨询的功能,显然是建立在科学研究所形成的科学描述和解释的基础之上,它既可以表现在为学校领导的行政管理决策提供一些备选的意见与方案,也能够积极参与学校各个方面的发展,包括学校的管理、课程的设置以及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咨询功能必将出现市场的倾向。这样,同高校其他科学研究机构一样,高教研究机构在完成好校内各项任务的同时还可以承担社会咨询服务任务。目前在竞争激烈的民办高等学校就存在着旺盛的需求;同时,近年来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也正在逐渐转变职能,由自己管理、自己评价高校的方式逐渐向依托社会中介组织和高教研究机构搞好教育评估、决策咨询服务等方向转变。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高教研究机构的这种咨询功能将能一步得到加强和发展。
(3)教育科研管理的功能。绝大多数高教研究机构都具有这项功能,我校也不例外。它主要包括:制定和完善教育科学研究的相关管理制度;组织学校教职员工申报国家级、省部级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并进行校内管理;组织校内教育科学研究的方向、科研立项、管理、评价和奖励;等等。
(4)教育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培训的功能。在市场化和国际化的今天,这是高教研究机构应该加强的一项功能。学术交流方面包括:举办或承办大型的跨校教育科学研讨会、发表学术论文、办好教育研究刊物等;人员培训包括各类专兼职研究人员的培训、我校(或邻近地区各级各类学校)教师教育理论方面的培训、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会、研究会和本科生的教学以及普及推广教育科学知识而举办的讲座、学习班等。
上述分析思考,基于近年来与国内兄弟院校的学术交流和调研活动,有些想法也过于理性。面对我现状,我们希望在党政领导下,积极开展高等教育研究,在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7 高教研究所
2006年3月15日
西安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简介
学校于1984年成立了高教研究室,1998年扩充为高教研究所。2004年,学校再次对高教研究所进行调整重组,特别是在接受教育部评估之后,加大了高教研究力度,现重新调整并更名为西安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中心的正副主任均由博导担任。
西安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是学校的教育教学研究咨询机构,其主要职能是:
1)调查研究与咨询服务。收集分析国内外高等教育理论及其发展动态,研究高等教育政策体系,研究符合教学研究型大学要求的办学模式及其运行机制,为学校领导班子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2)教学工作目标评估。构建和完善学校教学工作内部评估体系,根据学校安排,定期组织对学校教学工作水平和专业的宏观目标评估。
3)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管理。制定学校全局性、目标性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指南,组织招标和立项评审、阶段检查、结题验收、优秀成果评选,并组织申报争取国家、省、市高教研究课题立项。
4)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积极创造条件,组织高等教育学学科点的申报工作。
5)信息咨询与培训服务。通过网页、沙龙、讲座、研讨会等形式,为师生提供高等教育理论、教育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创新与潜能开发等信息咨询与培训服务。
6)其他工作。完成校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现有主任1人,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兼任,常务副主任1人,副主任1人。下设4个研究室:政策研究室、教学评估室、项目管理室、咨询培训室。
研究队伍分为核心层、中间层、一般层三个层面,采用专、兼、聘的方式构建。
聘请校内外现职和原任校领导以及在高教研究领域学术造诣较深的学者,并引进部分专职本专业人员组成核心层;聘任热心于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的中青年教师和管理人员作为兼职研究人员,组成中间层;承担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的人员构成一般层。
主要研究领域:
☆高等教育理论与高等教育改革
☆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与运行机制
☆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科专业发展战略及专业规范
☆现代教育手段与教育质量
☆教育测量与评估
☆学习型社会与终身教育体系
☆招生与就业
长安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部门简介
1、开展本校教学改革研究,积极申报与参与研究国家和省部级教育科学研究课题;
2、积极参与教育教学学术交流,我校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评估研究会、交通高教研究会、地质教育研究会、建筑高等教育研究会、陕西省高等教育研究会、西北教育管理研究会等的会员或理事单位,积极参与其活动,能及时了解中央、部、省有关高等教育研究的最新信息、动态;
3、做好我校年度教育科研优秀成果的申报及评奖工作等;
4、配合我校教育改革,制定相应的教育科研课题选题指南,组织我校教职工开展教育科研课题申报与评审研究工作等;
5、严格遵守并执行国家的新闻出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刊方向;
6、负责《长安大学高等教育研究》约稿、收稿,组织审稿、校对、编辑等一系列工作,确保刊物质量;
宣传、组织、发动广大教职工积极投身教育科学研究,并将研究成果整理汇编,提供给领导,作为领导实施教育教学管理、改革决策时参考的重要依据;
7、加强与全国高校的高教研究所的联系,开展高教研究刊物的交流工作,收、发、整理高教研究刊物,努力办好开架借阅高教研究刊物的工作;
8、积极处理好校内外往来的信函、文件;
9、组织开展我校的兼职研究人员的聘任工作;
10、完成领导交给的其它有关工作与任务。
送:校领导
印数:1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