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参考
当前位置: 首 页 >> 决策参考 >> 正文

 

高教发展信息第22期
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07-10-09]       阅读:

本期关注:大学办学

●从国际视角看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创新

●中国高校怎样与未来同行---李开复给中国高校的六条建议

●大学怎样才能和谐发展

●高校内部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关于高校多校区办学管理模式的探讨

它山之石

●哈尔滨工业大学:实行精细化管理 提升办学效益

●重庆邮电大学:行业院校如何走好特色办学之路

●上海财经大学:建立职业理念成长教育阶梯

●南京师范大学:建立本科人才培养特区

●北京科技大学: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2007年研究生学费实行新规定

高教动态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还缺少什么-----首批“985”(2+7)大学校长研讨会聚焦

●教育部、财政部召开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工作视频会议

本期关注

[按语]:大学办学关系到学校的方向选择、角色定位和办学特色,关系到学校在教育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关系到学校各项功能的发挥,是学校制订发展规划、方针政策,拟定各项制度的理论依据,是学校沿着正确方向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保证。目前,我国的大学办学体制已到了十字路口应该抉择的时刻,本期选编了周满生《从国际视角看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创新》,李开复《中国高校怎样与未来同行---李开复给中国高校的六条建议》等5篇文章,从国际、国内各个角度讲述了大学办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的建议等,希望能够为我校的办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从国际视角看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创新

不同国家由于各自的政治、经济体制及文化传统不同,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途径也有所不同。把我们国家的文化传统跟现代大学治理有效结合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学校体制,迫切需要在发展理念和发展实践两个方面不断创新。中国的教育是基础有余而创新缺乏,必须缔造更宽松的学习氛围,从根本改变代代相传的功名为本的学习观和以考为本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

    我国高等学校迈入了大众化的门槛,但有些理念还停留在精英化阶段。诸如教育发展观、质量观、人才选拔和考试制度、学习方式、师生关系等关键性问题方面的进程显得滞后。当然,我们解决这些问题,肯定不能简单套用发达国家已经成熟的标准,一定要注重把我们国家的文化传统跟现代大学治理有效结合起来。

   一、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尚存在增长空间

    近年来,教育创新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发展战略,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从人才培养的规模来看,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已居世界第一。但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2002年~2003年度数据的130个国家(地区)统计,世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平均为31.3%,我国即便以200521%的数值计算,也仅排在第80位上下,尚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我国从业人员中,专科以上学历的仅占6.5%左右,近期能够改善的也只是新增从业人员学历水平,而人才存量与中等以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还有显著差距,与发达国家在高层次人才拥有量相比,更是落后甚远。因此,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国际排位并不算高,尚存在增长的空间。

    竞争是长期的,而竞争的关键莫过于人才的竞争。据统计,近半个世纪以来,重大科学发现主要来自大学学者,70%以上的诺贝尔奖得主在大学工作。知识经济一旦成为经济社会新的增长点,最突出的特点是发展依托资源类型的重大变化,从自然资源转向更加倚重人力资源,由于大学在国家创新中具有的关键地位,从硬实力竞争转向兼顾软实力的竞争。世界各国高度重视高水平的大学建设,在抢占世界学术高地方面明显加快了步伐。

    美国拥有全球最多的高水平大学。2005年世界大学200强中美国有54所,前10强中美国有7所。德国政府2005年启动了精英大学计划,遴选出10所大学进行重点建设。俄罗斯也于20063月启动创新型大学申报和竞争评选工作,计划对30所一流大学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各国都在制定国家战略、积极谋划新世纪的教育发展,如:美国的《20022007年战略规划》(2001),《不让一个儿童落伍法》(2002);俄罗斯的《2010年前俄罗斯教育现代化构想》(2001);韩国的《人力资源开发基本法》(2002)等等,都力图通过加快教育发展,培养高质量人才,抢占制高点。

    1、印度的发展前景

    中国目前有2300万学生,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高等教育学习系统。印度虽然暂时落后,但未来若干年后,由于人口增长和其民主制度的推进,印度的高等教育就学人数将超过中国和美国。印度人才发展主要有这样一些优势:25岁以下人口超过5亿,预期2050年人口总数将超过中国,在未来5年内世界新增劳动力总数中将占到23%;印度目前对受过高水平教育的人才和有技能的劳动力的需求超过供给;其世界最大民主体制将迫使它回应越来越多百姓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而且,印度科技人才的国际流动性高。当然,印度人才发展也有很多制约因素:高教发展很不平衡,高质量人才培养密集于少量精英学校,80%的工程学博士由20所顶尖大学授予,65%的科学博士由30所授予,每年培养博士生不到7000人。

     从发展前景看,印度的教育发展已似离弦之箭,不可逆转。中国和印度等重要的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长,导致其国内中产阶层家庭的数量激增,对于私营机构服务的需求也将随之水涨船高。从其发展途径看,西方学者约翰·丹尼尔的观点很耐人寻味。他提出私利、营利性教育在中国和印度比美国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因为公立部门无法支付必需的投资;远程教育进行更大规模、更大数量的招生,中、印两国正在这样做,大量引入远程跨境教育,特别是印度,由于采用英文教学,未来20年内更可能是跨境教育的主要引入者。为了应对高质量教育机构的不足,印度高教系统正在大力吸引国内和外国私立部门参与和资助高等教育。200611月,印度政府发表文件,允许外资直接投入高等教育,外国大学可以在印度建立学校。印度和中国为了达到50%的毛入学率,必然会产生投入成本和质量、效益的矛盾。

    2、欧盟的教育改革与创新

    博洛尼亚进程,是欧洲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代名词,其旨在推进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提高和保证高等教育质量,共同致力于到2010年实现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的目标。这个进程是一个长期连续性的进程,起自19974月里斯本公约,然后是19985月《索邦宣言》和19996月《博洛尼亚宣言》。《博洛尼亚宣言》的核心内容是,在欧洲各国之间实行清晰的、透明的、可比较的学位制度,使各国授予的学位和学历有等值性和对比性;实行高等教育的两级制:学士和硕士。学士学制34年,硕士12年,承认学士在欧洲劳动力市场上作为完整的高等教育;实行统一的学分制;鼓励学生、教师、教育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的自由流动,并为他们的流动创造条件;加强在质量监督领域与欧洲的合作,以便制定出可比较的标准和方法。

     在欧洲,高校基本实行学分制度,并设转学学分制度,这涵盖所有高等教育机构。并且,在非高等教育体系中也可获得学分,这包含所有欧盟国家及平级非欧盟国家。此举旨在推动终身教育的发展,使课程结构多样化,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以构建通用性与灵活性并存的高等教育学制框架。欧洲各国实行统一的学制。其参考框架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建议学制可分为4个等级:准学位级、第一学位级、硕士级、博士级。各国教育当局根据参考框架,确定恰当的体制改革方案,保证政府的权威和高等学校的自治。

     欧盟还建立质量监管认证体系,强调学校内部的质量评估,可调统一的标准与程序(外部评估与质量监管机构)、以学科或专业作为评估基础、以产出而不是投入做标准、基于欧洲标准做质量分类,不受各国自己标准的影响。《博洛尼亚宣言》发布后,欧洲各成员国每两年要开一次会议讨论进展情况。每次会议都有实质性的进展和成果,扎实地推动欧盟各国的教育改革与创新。如20075月的伦敦会议主要内容包括实施ENQA制定的欧洲高等教育区质量保证标准和准则,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参考性国家准则,包括博士级别学位在内的双学位的颁发和互认,在高等教育领域创建灵活的培训机会。

    3、美国的教育改革

    20062月,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及两院下属的医学研究所发表了联合报告《迎接风暴:振兴美国经济,创造就业机会,建设美好未来》(简称《迎接风暴》),在美国政界、教育界与科学界引起比较强烈的反响。《迎接风暴》实际上是21世纪美国科技和教育发展的一个战略报告。该报告提出4项重大政策建议:美国政府应当在基础教育、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和经济政策方面采取行动。美国21世纪委员会相信,如果实施《迎接风暴》报告建议的话,将能够帮助美国在21世纪实现繁荣。该报告突出强化了以下特点:直面竞争危机;瞄准中国等国;反思教育问题。

    《迎接风暴》称,美国面临几个领域挑战:基础教育阶段在科学和数学方面的知识准备不足;本科生对科学和数学专业的兴趣有限;本科生和研究生人数严重减少;科学与工程教育在某些情况下使学生不能充分作好在大学以外工作的准备。《迎接风暴》还提出四大政策建议:每年吸引1万名最聪明的学生担任基础教育科学和数学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可影响1000万名学生;培训25万名教师,提高科学和数学教学水平;国家重点支持科学和工程的基础研究,播撒创新的种子;吸引国内外最好、最聪明的人才接受科学与工程教育;营造激励创新和投资创新的宽松环境。

     2006626,美国教育部未来高等教育委员会发布调查报告,从高校入学、接受高等教育的经济承受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与创新、建立完善的高等教育问责体系4个方面,分析了美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较为详细的改善和提高的建议。报告主要内容包括:扩大招生入学,保证合格就学;提高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经济承受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强教育创新;建立完善的中学后教育问责体系。报告中称,政府首先要尽最大努力加强资助贫困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并确保教育成功率。全面改革学生资助体系,扩大学生入学,确保可能因资金问题上不了大学的学生入校学习;提高学生保持率和毕业率,使学生能够持之以恒完成学业,保证那些因费用问题不能完成学业的学生顺利毕业。消减学生债务压力。报告中建议,高等教育机构要提高产出能力。可在高中阶段,让合格的学生提前接受大学教育。如大学预科课程制度、早期入学选拔制度、早期大学网络课程。各类高校尤其要提高学生的科学、数学素养。为满足乡村、成人以及劳动力发展的教育需求,应加大远程教学的利用和支持力度。《报告》还建议,教育部部长带头创建一个部长计划,鼓励建立一个设计合理、简明实用的数字知识传输系统。此系统能让各教育机构间易于转移学分,消除学分转移障碍和其他影响终身学习成果互认的阻碍。学生不仅能获得学位证明,并能获得某一技能的证书。

    该报告草案当年9月发表后,立即引起美教育界,特别是高教界的广泛关注。20061116,美国未来创新委员会发表第二份报告,《对现状的估计:创新、国家安全与经济竞争力》。这份报告列举美国创新优势受到削弱、值得引起警觉的一系列主要指标,高度重视近年来中国在知识创新、研究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巨大变化。如亚洲国家培养科学与工程博士人数快速增长,已经超过美国(美国10多年来基本没有增长)。在世界上每年授予的11.4万博士学位中,8.9万是美国以外的国家大学授予的;从2000年以来,在美国研究生院学习工程、物理、计算机和数学科学的外国研究生人数超过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的人数。过于依赖外国人才可能会影响到美国的安全和利益。因此报告建议必须吸引更多的美国学生学习这些学科。

     报告称,美国正在经历逆向脑力流失。越来越多的外国出生的专业人才(印度、中国等)返回他们的祖国。在美国和欧洲对数家企业的大规模调查发现,在235个最近计划要建立的研究开发中心之中,其中48个位于美国,55个在中国,18个在印度。1990年,中国和印度占美国以外国家研究开发机构数量的3.4%2004年这一数字已经增长到13.9%。到2007年,中国和印度开发人员将占到全世界研究开发人员的31%,而2004年这一数字是19%

    从上述报告可以看出,美国有强烈的危机感,力图以危机凝聚共识。美国是很善于发现危机、正视危机和利用危机的。制造危机,应对挑战,是美国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联邦控制力度、形成和凝聚国家意识的常用手段,这已成为美国实施战略管理的成功经验之一。此外,美国历史上重视基础研究,美国在科学与技术方面仍具有强大实力,在创新与竞争力方面仍具有巨大优势。美国的研究生教育、研究性大学和基础研究能力,仍然处于世界顶尖地位。

     应该说,中美两国在教育,尤其基础教育各有优劣。中美两国历史、文化和政治方面的巨大差异决定了两国基础教育体制必定存在着很多不同。中国几千年来形成尊师重教、学生刻苦学习的特有的社会氛围,而美国始终倡导教育民主、平等和实用主义的教育理念,也形成了特有的宽松开放的教育大环境。中美两国教育体制不可能绝对融通,只能在深刻了解对方的基础上,相对地吸取对方的长处。

    相比较之下,中国的教育是基础有余而创新缺乏,中国要完成构建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就必须缔造更宽松的学习氛围,从根本改变代代相传的功名为本的学习观和以考为本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路径不同

不同国家由于各自的政治、经济体制及文化传统不同,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途径也有所不同。欧洲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主要是公立高校,私立学校只占极小的比重。因此欧洲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也主要是通过大力发展公立高等教育而实现的。美国属于公立、私立高等教育混合型的体制,但其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大力发展公立高等教育来实现的。亚洲的日本、韩国高等教育75%80%是私立的,政府主要负责举办少数精英大学。其高等教育大众化主要是通过大力发展私立高等教育来实现的。

分析这些国外高校,可以发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有: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需求问题,许多国家没有解决好大众化与社会需求问题,存在高教育低就业毕业即失业的现象;经费投入问题,一方面各国高教的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政府的支持能力却不断下降;高等教育的数量和质量的矛盾,高等学校常常被西方政治家讥讽为高投入低效益的机构。但是,精英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规格、学术取向与标准显然不适合用来规范大众化高等教育。

我国在整合教育资源过程中和大学扩招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超大规模的学校,例如全日制学生达到5万~6万,教职工达到1万,数量发展和质量提升形成矛盾。许多大学追求大而全,拼命上新专业,导致大学本来有限的资源进一步稀缺。高校教师的数量和整体素质难以适应新的要求,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的质量。此外,在体制和观念上,存在着一些制约发展的障碍性因素,既有来自政府管理部门的,也有来自学校的。

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外部的拉动,因此行政色彩较浓,学校内部的驱动力不足,现行教育管理体制仍自觉不自觉地过多地运用计划手段和行政力量,法人治理制度没有建立。纵观来自社会各界的批评,主要有大学日益向行政机关靠拢,失去了昔日学术殿堂的功能大学忙于盖楼房而疏于学科建设,高校发展模式雷同,大师难寻急功近利主导大学的科研和教学,重科研轻教学,浮躁风比比皆是大学一味追求数量和规模,忽视了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大学缺乏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培养人才实用化、片面化“‘作假、抄袭,师生一气,互搭便车体现整体道德问题不少大学校长缺乏教育理念,缺乏教育家精神等等,这些批评是很切中要害的,值得我们认真去反思。

我国高等学校迈入了大众化的门槛,但有些理念还停留在精英化阶段。诸如教育发展观、质量观、人才选拔和考试制度、学习方式、师生关系等关键性问题方面的进程显得滞后。当然,我们解决这些问题,肯定不能简单套用发达国家已经成熟的标准,一定要注重把我们国家的文化传统跟现代大学治理有效结合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学校体制,迫切需要在发展理念和发展实践两个方面不断创新。

 在新型工业化的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革命的不断冲击之下,高等学校发展的基本定位也必然是多样性多层次的,并在持续变革之中。少量研究型大学,可以保持以综合学科专业为本位,以传承文化和创新科学为己任,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应该是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应该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应该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部分高等学校,应当营造综合学科、应用性学科与职业岗位群需求相结合的学科专业结构;两年制的高等职业学校,则应当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主。

在今后的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我国应更深入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牢固确立教学在学校工作的中心地位。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素质;继续做好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到2007年建设好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继续推进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继续做好各种教育基地、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工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严格教育教学秩序。以高等学校教学评估为重要抓手,形成完善的质量监控及评价机制。引导不同类型的高校注重质量、注重教学、从严治教,走有特色的发展之路。

(周满生系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长期从事国家宏观教育政策研究和比较教育研究,参与过国家许多宏观教育政策与法规的起草和制定。本文根据周满生在北京大学的讲演整理)

摘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信息网 原文共156789字,有删节

中国高校怎样与未来同行

                   ---李开复给中国高校的六条建议

李开复作为世界顶尖级的计算机专家,曾在苹果、微软、google等公司担任重要的领导职务。他热心中国青年的成长,热心中国的教育事业。阅读他对中国高校的建议,可以为读者认识和思考我国的高等教育提供多方位的、新鲜的视角

1、高校应聆听“客户”的需求

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现代化企业是大学最为重要的“客户”,因为这些现代化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最为迫切也最为强烈。创办大学的目的或价值不在于获得了多少名和利,而在于是否培养出了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是否获得了真正能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科研成果。从这个意义上看,大学能否通过人才培养、科研成果转化等方式让自己的“客户”满意,这是大学能否真正实现自身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 高校不但应该依靠开放的思想和充沛的活力尽快跟上产业发展的步伐,更应该在科研领域成为引导技术发展方向的先驱者。

从平均水平看,中国高校目前还无法培养出数量充足的,可以满足企业一般要求的合格人才,中国与世界之间存在着不小的“人才鸿沟”。如果想切实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真正培养出满足企业需要的合格人才,高校就应当更多地听取来自企业的声音,更多地了解21世纪的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2、不能一哄而上办研究型大学

21世纪的企业既需要博士也需要技工。从数量上看,考虑到今天中国的实际人才需求和实际师资分布,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和职业专科学校之间的比例保持在1∶20∶40左右较好。但是,今天的高校培养了过多的博士、硕士,在技工、服务人员的培养上却严重不足。中国只需要较少数量的研究型大学,以培养世界一流的研究型人才,而不需要过剩的二流研究机构和二流研究人员。因为研究看重的是质量而不是数量。在选择自身定位时,高校不要仅为了争取经费或政策支持就盲目地为自己贴上“研究型大学”的标签(政府管理部门也应从经费和政策等方面加以合理引导),而少数真正具有研究型大学实力的高校则应当始终把赶超世界一流科研水平作为发展目标,而不能仅仅用科研项目或学术论文的多少来衡量自身的发展水平。在研究型大学之外,应当有一大批注重教学实践,致力于培养合格人才的院校。这些以教学为主的大学在学科设置上应避免过于专业化的倾向,多从学科的实用性和满足产业需求等方面着眼,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多为学生提供参与实际工作的机会。在师资配备方面,应多考虑聘用教学经验丰富,或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

3、尽快引导盲目考研

研究生数量的适量增长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但如果盲目考研的现象过于普遍,或是不切实际地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以及高校科研的质量就势必会受到影响。现代企业真正需要的是研究素质过硬、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的研究员,而不是仅仅为了得到学位而读书、发论文的学生;因此,无论是高校还是学生,都应当慎重对待研究生教育,努力使研究生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一个质的提高。

学位教育及其管理一定要有针对性,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以科研性为主的院系或实验室应当将培养高水平的研究型人才视为最高目标,尽量招收硕、博连读的研究生,并在教学、科研过程中紧紧跟踪国际最新的科研动向,更多地承接与国际水平接轨的高质量科研课题。而那些以培养专门性人才为主的院系,如医学院、法学院和商学院等,则可以将重点放在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多的技术性或偏重职业培养的院系,则应将教学重点放在本科生的层面,努力培养出满足企业要求的合格人才。

4、视企业为最重要的客户

“客户意识”对于大学而言同样重要,企业客户对高校的最迫切也最强烈的一个要求是:培养能够更快融入企业的学生——也就是说,不要读死书的学生,要融会贯通、思想活跃、善于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员工。

高校应该请专家、企业参与学校的课程设计,减少与就业和素质培养没有关系的课程,增加国家、社会需要的专业,减少过时的专业。高校应该争取学生暑期在企业实习的机会,聘请企业里的专家作为兼职老师,把真正有启发的实践项目(而不是今天所谓的“横向项目”)引入高校,作为课程的一部分。高校使用毕业生就业率作为衡量工作指标的同时再加上企业对该校学生的满意度,毕业后必须的培训所花的时间等综合考虑,效果会更好。

5、视学生为最重要的资产

学生是高校最重要的资产,因为高校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为企业培养优秀的人才,是为所有学生提供一个最适宜学习和成长的教学与生活环境。在那些真正懂得学生的重要性的教育家们看来,大学中的所有设施以及所有教职员工都是为学生服务的,学生的利益和需求是他们眼中最重要的利益和需求。

21世纪,顶尖的企业需要的是有激情的人才,而人的激情总是源于他的兴趣。所以,如果高校要培养企业需要的21世纪人才,就应该给学生更多的选择专业的机会,否则大部分学生的大部分学习时间就都浪费了。尊重学生、提供选择、因材施教、鼓励创新的教育理念是中国大学需要向美国学习的先进的教育思想。

6、不要怠慢一流“讲”师

优秀的教师往往是激励学生向上、好奇、兴趣最好的方式。所以,重“研究”而轻“教学”的体系可能扼杀未来的21世纪人才,以致于无法满足企业客户的真正需求。事实上,教学与科研对高校来说具有同等的重要性,高校管理者应当要求所有的教授都要教学,并且应该推出一个教学评价体系,在教师评级和奖励制度等方面做出正确的引导,使偏重教学和偏重研究的教师拥有同样的发展空间。

企业界人士李开复先生强调市场和企业需求对高校发展的影响,指出不同类型的大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侧重点。这些建议对我们审视目前高校发展中的问题具有很大的启发性。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高校的发展绝不是单纯依靠市场等外部因素的推动实现的,更为根本的因素在于高校内部自身的发展逻辑。我们在确定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必须同时考虑这两个方面,无视任何一方都将导致学校定位的“失准”。

摘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信息网原文共2343字 有删节

大学怎样才能和谐发展

2006年中共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构想后,“和谐”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主题词。大学通过发挥培养人才、传播知识和服务社会的职能,引导社会的变革与发展,经由“育人”而事关“国家的隆盛”。担任过洪堡大学哲学系主任的黑格尔曾言:“没有洪堡大学就没有光辉灿烂的德意志文明。”毋庸置疑,大学和谐发展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决定大学发展的因素以及大学和谐发展的表现提出了一些看法,希望对大学的未来发展以及大学怎样发展有所启示。

大学要和谐发展,就必须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相适应。英国阿什比说过,任何大学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这里的环境其实指的就是政治经济社会。也就是说,大学的和谐发展,总是要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制约,离开了一定政治经济环境,大学和谐发展将成一句空话。

 大学对社会的适应,决不是牺牲大学对社会的引领功能为代价的,相反,大学只有在引领社会时,才能更好地和谐发展。这是其形成、保持、发展鲜明个性和特色的根本,在本质上是与国家社会利益相一致的。

       保障大学对社会的引领需要强调大学的独立性,但是,如果忽视政府和市场对大学的推动与制约,过分强调大学的学术权威,片面夸大大学办学行为的自主性,会导致大学重新回到象牙塔,大学的发展就会出现不和谐的现象,要么闭门办学、经费不足,远离社会,孤芳自赏;要么学术行为失范,学术腐败现象滋生。可见,现代大学必须在遵循自身逻辑和兼顾市场需求与政府引导的矛盾中寻找平衡。

      大学和谐是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等职能之间的联动。大学作为学术机构,以处理知识为主要内容,知识联结着各种活动:知识创新、知识传播、知识应用。当大学的三大职能统一、互动时,大学的发展才是和谐的。现代大学的发展历程已充分证明了这一大学和谐是不同学科发展的共生。学科结构决定一所大学的类型,学科规划与建设是大学建设的主线,学科的和谐发展是大学和谐的重要内容之一。按照科学发展和学科本身发展的要求,大学首先要保持学科之间的布局合理、相互支撑、协调发展。为满足社会对高质量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必须建立有利于学科交叉融合的多学科学术生态。

大学和谐是大学规模与质量、结构、效益之间的统筹。处理好它们的关系,其着眼点是适度发展规模,积极调整结构,落脚点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保持学校规模、结构、质量的协调发展,提高学校办学的整体效益。高等教育发展可以适度超前,但不能盲目冒进。然而目前一些大学不顾条件上专业,不惜代价上层次,不顾容量上规模,结果伤了元气和根基,失去了优势和特色。这种妄自贪大,盲目攀高,硬性求全的急功近利行为,是不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和谐社会建设需要的。

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和实践教学体系与基地建设是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我国本科教学评估的重要内容,本期特辟专栏向读者简要介绍有关专家和院校在此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以期为我校本科教学以及评估工作提供参考。

摘自:中国教育报 原文共1201字有删节

 

高校内部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对于高等教育质量的看法,历史上主要有三类,分别是基于大学对高深学问追求的“学术质量观”、基于满足社会和个人需要的“适应质量观”以及基于文化发展和自我素质的“人文质量观。”伴随着知识的分化,本科教育也出现了不同的层次,即以高深知识为基础的精英本科教育(通识性的学科教学,重在综合素质培养)、以中间知识为基础的大众化本科教育(扎实的专业训练、培养专业化程度很高的专门性人才)、以应用知识为基础的普及的本科教育(应用技能训练,培养有效解决问题的人才)。简言之,就是学术性人才的培养(研究生的预备)、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应用操作性人才的培养三种。相应的,就产生了三种本科教学设计,即通识的、专业的、技能的。上述的三种质量观和教育实施途径共同形成了本科教育的选择以及相应的质量判断标准。不同高校、不同专业可能基于各不相同的质量观和质量标准实施本科教育,所谓全面的高质量是难以实现的。

 整体讲,高校内部本科教学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分别是:

本科教学价值的选择确立何种本科教学思想,形成关于本科教学的地位与质量共识。

校内不同专业本科教学的目标与使命:不同专业教学的自我定位与质量共识的形成,本科培养目标与计划的建立。

本科教学的投入保障机制:计划体系、教师投入、学生的投入、课程教材建设、仪器设备与教学设施条件的建设。

本科教学的过程管理与控制:本科教学计划建设、教学常规、课程实施、考核考试。

本科教学的结果与质量跟踪调查:各教学环节的成绩、学习成果与成效、毕业生的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

本科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运用评价手段了解和反馈教育教学质量,调整改进教学工作。

高校内部质量保障的组织体系主要包括五个系统,分别是:指挥系统、信息收集系统、评价与诊断系统、信息反馈系统以及支持系统。

相关链接:华东师范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的内部保障体系

华东师范大学在建立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过程中,主要运用了质量管理理论系统设计,形成了54个质量控制点,对照梳理已有的质量管理进行补充与系统化,实施体系建构,在实际运行中修改完善。从整体讲,它的教学质量保障系统包括六个子系统,分别是本科教学质量思想与质量文化建设、质量准则和质量标准的建立、本科教学的投入保障机制、本科教学过程的保障、本科教学产出质量保障、本科教学质量的反馈与修正系统。其实施体系主要包括:学校分管校长领导本科教学质量管理、以教务处为中心建立实施体系、学校自我质量审计(54个控制点的经常性检查)、学校文件规定质量管理的分工与责任、校内教学督导与专家评估(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毕业生本科教学质量信息调查与反馈。

                                     摘自:中国教育报 原文共1080字 有删节

 关于高校多校区办学管理模式的探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很多高校都在进行着一校多区的办学实践。多校区办学开拓了新的教育发展空间,弥补了教育资源的不足,增加了高校的竞争优势,解决了一些矛盾,但是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因此,探索多校区办学的教学管理模式是目前我国相关高校急需探索的问题。

一、国外名牌大学多校区办学的成功管理模式带给我们的启示

      多校区办学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一种现象,在国外也是很常见的。美国、德国、法国和日本等很多国家的名牌大学都进行了多校区办学的实践。美国加州大学有9个校区,他们各自独立,没有隶属关系。在学科设置上都有多科性的特点。这个巨型大学是通过发达的信息网络系统联为一体,图书馆、办公室、学生宿舍处处相通,而且与全美的信息网络系统相连接。加州大学管理模式上的最大特点是采用了事业部型管理模式,这种结构包括总校(评议会或董事会)、分校(校长、校务委员会等)、学院和系所四个层次,运用“集中决策,分权管理”的方式,既保证战略决策的正确,又有利于调动各分校区的积极性。特别适用于巨型大学组织管理。

日本大学多校区管理以东京大学为例:该校由3个校区组成,其中一个主校区设立学校的绝大部分机构,并且是研究生教学、本科高年级教学和科学研究的主要基地。另外一个校区是基础教学部主要以基础教学为特色,承担中、低年级本科生的基础课教学任务。学校建立了综合性的学科教学体系,提供了统一的教学环境,为保证高质量的基础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进入高年级后学生转入主校区直接进入各研究室从事科研实践。还有一个校区是以应用型科研为主的校区具有较为独特的办学模式和科研体制,这里的教授基本不承担教学而是承担重大科研课题及研究生培养。3个校区的定位各具特色,相互之间有非常合理的互补性,在学校的统一管理下有序运行。

从美、日两所不同管理模式的巨型多校区大学办学的经验来看,多校区大学为社会、经济、文化的大变革提供了高质量的教学、科研和公共服务;校区得到扩展,使成千上万的学生接受了高等教育,科研成绩斐然。多校区办学大大促进了各校区的专业化、多样化及相互之间的合作,有效保证了教学质量。由于多校区大学既满足了时代、国家、社会的需要,又满足了各高校相互竞争以及知识、学科不断分化或综合的内在需要,故多校区系统发展势头很快。然而它的明显缺陷是院校间或多或少存在重复办学、职能冲突,办学成本较高等问题。

二、目前国内现存多校区办学管理模式分析

     我国发展多校区大学产生的直接动因是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办学效益,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这是由我国高等教育现状所决定的,也是高等教育多样化、灵活性的表现。多校区大学显著优势在于学科众多,这有助于知识创新和多(跨)学科研究,使新知识、新学科、新门类层出不穷。同时,这种趋势也满足了我国社会和经济建设迅速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的多校区管理大致分为三种模式:

1.在核心校区的统一管理下,分校区作为一个或多个学院相对独立,有各自独立的体系

    每个校区有各自的一整套管理体系,包括上至行政机构,下到实验室等,具有相对独立性。核心校区只是在大政方针上(如学校的发展规划等)给予指导。该种类型学校一般是学科门类多,统一管理比较困难的综合性大学。其优势是各学院享有很大的自主权,学科特色有利于发挥;不足之处是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有些重大的综合性的科研项目难以胜任。

 2. 核心校区统一管理,分校区作为其下属学院所在地,教学组织及其管理统一安排

    多校区存在的另一种模式是各校区实质性的统一。不论是几个高校的合并还是单一学校的扩展,最终都融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学校领导层负责制定发展规划、统筹学科建设,一切教育资源、教学组织及管理等进行统一规划;学院是中间管理层,负责教学、科研和行政组织的基本运作;系是执行实施层,主要负责实施教学计划、进行课程建设和开展科研工作。其优势是三级管理职责分明,统筹集中与分散管理相结合,有助于知识也创新和多(跨)学科研究新知识、新学科、新门类将层出不穷。其不足是地域较远,信息传递不畅,管理上存在困难,容易造成不协调配合、效率不高的现象。

3.分校区作为部分年级学生所在地,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依照核心校区的统一部署进行管理。

由于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一些学校由于发展的需要在自己的校区之外建立一个或几个新校区,以满足社会的需要。在该模式下运行的学校一般是在核心校区直接领导下,进行条块管理。在分校区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对一些日常性的事务进行管理如学生工作、后勤保障等。其他一切工作如教学运行及安排、资源利用等均依照核心校区的统一部署。该种模式优势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便于管理。不利的方面是分校区学生构成单一,造成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接触较少,在一定程度上缺少核心校区的文化氛围,学生在选课和各种交流上产生困难。

     三、构建多校区办学管理模式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多校区大学的教学管理系统的构建过程中,应注意遵从以下基本原则。不仅考虑实现管理的基本功能,应更多考虑适合学校的运行机制。

 整体性:建立多校区大学必须统筹考虑,首先做到思想观念的真正融合,无论是在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还是各校区的教育资源,包括教师队伍、实验设施、经费投入等必须统一协调配置,有利于整体发展,以提高整体效益。同时更要注重“校魂”的凝聚。

多样性:各个校区都有自己的历史和特点,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校园文化氛围,因此在管理上要充分考虑和尊重各校区的特点,在相对统一的前提下又要具有灵活和多样性,构建更加充满活力的管理机制。

高效性:对多校区的管理模式的评价不仅要看其管理体系的完整性,更重要的是管理效率。效率是衡量管理优劣的主要评价指标之—,有高效率的管理,才能提高大学的办学效益。无论采取哪种管理模式首先要保证管理渠道的畅通。要合理构建校内组织,最大限度地发挥人、财、物的综合功能。

复杂性:各校区之间客观存在着差异和矛盾,但这也是他们得以存在、合作、发展的基础。如何运用这些条件,解决存在的各种复杂的矛盾,建立起一个合作、有效的管理集体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另外,组织机构有各个部门和各个层次,有相应的权利、责任、制度,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层次体系。处理好这些矛盾是多校区大学能否良性发展的关键。

四、多校区大学办学在管理上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     1.多校区办学需多样化的教学管理模式,同时也要注重整体实力的凝聚

     目前国内多校区大学形成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的是学校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有的是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结果。但无论何种情况,多校区办学格局形成之后,一校多区必然使学校的教学活动、行政管理等出现新问题。因此多校区大学首先必须明确校区定位,理顺校、院、系之间的关系,建立符合本校实际的工作运行机制。

多校区办学在注重灵活多样的管理的同时应更加注意整体实力的凝聚。首先,管理应具有相对统一性。尽管各个校区的历史和传统可能不同,但作为一所大学,必须在管理上具有相对统一,才能促进各校区寻求文化上的共同点和发展上的一致性。通过一定的管理战略和管理技术使各校区为社会提供一致的教育质量、学术质量。其次,必须建立‘一个大学”的管理理念。“一个大学”的理念是实现多校区大学团结的首要管理基础。大学的宗旨是反映自身的使命和追求,以及学校的精神。因此不仅是大学的立校之本,也是凝聚整个大学的精神力量,是团结各个校区的灵魂。

     2. 多校区大学必须注在学科融合,创造出新的学科生长点,保持学科的良好发展势头

     高校合并,规模扩大,为学科交叉、渗透、互补和综合提供了必要条件。首先,学校应尽快行动,利用学科综合优势,在学科内容上找到相融的耦合点,实现交叉互补。其次,在学科的融合过程中发掘出新的学科生长点,因势利导培植新学科成长。多校区大学的学科布局要与学校的总体规划相匹配,必须紧紧围绕如何利用学科的空间建立承前启后的学科结构。建立先进而科学的学科群,形成以基础学科为根,以技术学科为主干,以应用学科为枝叶的层次结构,从而组建成新兴学科群和交叉学科群。真正实现多学科、跨学科的综合这是多校区高校应考虑的问题,从而使学校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良好态势。

3.利用学科门类综合的优势,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接式,使高素质人才脱颖而出

 多校区大学要充分利用其自身综合优势,确实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作用,使学生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学校应首先对学科专业进行调整,各学院及相关部门必须积极投入,构建起全校范围内的通识教育的大平台,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搭建各专业教学平台,制定科学、系统、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坚持“以人为本和个性教育”的思想,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目标,大面积实施主辅修制和双学位培养,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学分制管理模式以营造更为宽松的成才环境和空间,使学生有更大的选专业、选课程、选教师和选时间的自由,在更大的广度和深度上实行目标管理,真正实现新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挥多校区的自身优势。

摘自:中国高教改革与发展信息网 原文共13698字 有删节

他山之石

[按语]:近些年来,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各高校办学规模日益扩大,学科建设水平逐年提高。在这样一个高度发展的时期,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水平、办学特色等依然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因此,在本栏目里,我们特别精心采集了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重庆邮电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学校在上述方面的工作思路和经验,供参考。

哈尔滨工业大学:

实行精细化管理 提升办学效益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有了较快地的发展,但发展的同时也对学校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这些年的大发展相比较,学校在管理方面确实还存在制度不完善、粗放型管理、浪费严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哈工大党委提出,要以精细化管理加强内涵建设,以勤俭办学推动学校持续发展,通过加强管理,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

精细化管理首先要靠科学的制度来规范。对于管钱、管物的部门尤为重要。哈工大的教学科研预算要先由使用单位与财务部门多次论证后,再经专家委员会答辩、评审后,才由学校党委常委会决定形成最终预算方案。2007年,哈工大将各部门预算交到主管校长手中,资金由校长在所属部门内调剂,同时校长办公室的经费也细化到各个校长名下,控制办公经费的支出。

不仅“把钱用在刀刃上”,还要保证财务的安全运行。哈工大制定了事后总稽核制,并设立了相当于内部审计部门的事后总稽核,定期突击检查学校所有财务部门的税款,从制度上规避了资金风险。财务处还规范了专项经费管理,对专项经费从立项、计划到决算全过程跟踪管理,使资金链条清晰、明了,做到不挪用、不挤占、不超支,实现了财务的全程有效控制。

  精细化管理最难的是土地与房产。学校国资处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培养人数、教师资质等情况,通过不同的计算模型,建立起“公用房产管理系统”,提出公用房“定额分配,有偿使用”的管理原则。公用房有偿使用,激活了闲置用房,解决了苦乐不均的问题。

通过精细化的管理,不仅提高了学校的管理质量和教学水平,促进了学校内涵建设,同时也形成了精益求精、勤俭节约的学风和校风。

重庆邮电大学:

行业院校如何走好特色办学之路

                                             

近年来,不少院校在发展进程中,面临“体制划转”、办学规模扩大、“更名升格”等新的重大变化。如何在“体制划转”后秉承办学传统,坚持自己的办学特色?如何在办学规模扩大的同时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突出办学特色?如何在“更名升格”后坚持走特色办学之路,进一步做大做强?这些都需要进行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重庆邮电大学的经验给我们建大的发展提供了某些启示。

一、在为行业和地方服务过程中提升办学实力

  重庆邮电大学原为邮电部、信息产业部的部属高校,长期以来主要为信息产业特别是邮电通信行业的建设发展服务,形成了信息通信学科的优势和与信息邮电通信行业及企业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传统。2000年高校进行体制改革,重庆邮电大学由信息产业部划转重庆市,实行部市共建,由重庆市管理为主。体制划转给学校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学校主动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重庆直辖、三峡库区建设等历史机遇,拓展学科专业、扩大办学规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同时,围绕国家信息化战略,特别是下一代移动通信项目的研发,围绕重庆市要建设成为长江上游信息中心,大力发展信息、生物等高新技术产业,建设西部微电子基地、仪器仪表基地、软件生产基地、动漫创意产业基地的需求,积极发挥学科优势,依托信息通信行业的资源条件,坚持为信息产业发展服务。学校确立了“立足信息行业、服务地方发展”的方向定位,通过信息产业部、重庆市部市共建重庆邮电大学,努力把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的“先进性”和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重庆信息产业的“地方性”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将行业办学的特点转化并发展为学校办学的特色和优势。一方面,学校承担了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TD-SCDMA标准的研究、协议栈基带和软件芯片的自主研发等国家及信息产业部等部委研发项目100余项;另一方面,又积极承担重庆市信息化建设规划、网络示范工程、通信网建设工程等300余项省市级重点工程和科研项目。学校发扬行业办学、产学研结合的传统,一方面,继续加强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网通、大唐电信等通信运营企业和科研单位的紧密合作,在移动通信、计算机应用、信息安全、集成电路设计与研发等方面进行联合攻关。另一方面,又与重庆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茶园新区、西永电子园区的高新企业合作,与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长安汽车集团公司等大型企业拓展合作领域,共同承担工业现场控制与网络智能仪表、汽车嵌入式系统设计等重大项目。在为信息产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的同时,学校的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办学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二、处理好扩大规模与培养特色的关系

  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为了适应信息产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需要,近年来重庆邮电大学学科专业不断拓展,由主要是工科专业拓展到以工为主,工、理、管、文、法等多个学科专业协调发展,办学规模也由几千人扩大到现有各类学生18000余人。学校领导层认识到,办学规模扩大是学校发展的过程,而不是办学追求的终极目标。办学规模扩大本身不仅不能形成特色,也不能形成竞争力,还有可能淡化原有专业特色。在规模扩大、专业拓展过程中,坚持走特色办学之路、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才是学校发展的长远之策。为此,重庆邮电大学发挥信息学科优势,以信息通信行业为基础调整专业结构。

  为了适应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开设了微电子学、测控技术仪器、软件工程、信息管理与系统等一批信息类新专业,开设信息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动漫设计专业、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结合的生物信息学和生物学工程等一批交叉学科专业。在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中,重点以信息通信业为背景,培养从事信息及通信产业的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信息管理等人才;法学专业以信息法学为方向,重点培养从事网络监管、查办网络犯罪的法律人才;外语专业以信息技术为背景,重点培养了解信息技术的外语人才。

  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重庆邮电大学因校制宜的一个创新思路。学校采用先进的网络服务与信息管理技术,发挥信息化教学管理方式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信息化学习平台;创建“红岩网校”、“红星网络室”,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成立省级社科基地“网络社会发展问题研究中心”,研究信息网络时代产生的各类社会问题和青少年成长问题。调发展,在信息通信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同时,着力优化布局,构建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在实践中,做强信息类优势学科,形成学科高地;重点扶持支撑及基础学科,奠定学科基础;鼓励发展拓展学科,形成新兴交叉学科。学校提出以发展国家信息通信产业为使命,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重庆邮电大学作为主研单位参与研制的第三代移动通信TD-SCDMA标准成为国际三大标准之一,参与制定的《用于工业测量与控制系统的EPA通信标准》成为我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被IEC认可的工业自动化领域国际标准。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开放办学、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成为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重庆邮电大学先后与美国、加拿大、俄罗斯、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20余所高校签订办学协议,组建了6个研发机构,包括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联合成立的“4G移动通信研发中心”,与韩国仁荷大学联合组建的“空间信息系统研究所”,与俄罗斯克麦罗沃州大学联合组建的“信息通信研发培训中心”等。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高等教育全局,以提高质量为中心,切实加强管理,努力办出特色,这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高校要提高质量,办出特色,首先要依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及自身办学传统、资源条件和学科优势,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位置。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发展道路是每一所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实践证明,坚持走特色办学之路,既要发挥传统优势,更要发展和创新办学特色;既要突出学科专业特色,更要在办学理念、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校管理、校园文化等各方面提炼升华;既要有学校自身的艰苦努力,更要有体制、制度、政策的保障

上海财经大学:

建立“职业理念成长教育阶梯”

从大一开始,就能享受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和分层递进式的职业导航服务,让学生能更好地规划职业生涯。上海财经大学建立“职业理念成长教育阶梯”,构建完整、个性化的职业教育服务体系,由浅入深为大学生的职业发展量身设置“成长阶梯”。
  “职业理念成长教育阶梯”分四级,在每个年级重点实施一个辅导项目,开展有侧重点的教育和辅导。第一级为新生适应与定向期,以“人际相处初体验”、“时间管理专题培训”等为主题,对学生进行团体辅导,引导新生思考在大学生活里的自我定位;第二级为探索与积累期,通过体验式教育和选修课程,让学生了解社会职业环境,探索个人职业方向;第三级为实践与职业决定期,通过开展“启明星”暑期实习计划,深化社会接触,使大三学生得到实践锻炼;第四级为职业目标实现期,通过定向指导使学生在现实与理想中明确职业选择方向。
  在群体层面上,学校除了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就业指导讲座、行业论坛、暑期职业发展研习营等活动外,还带领学生们进行实地走访,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了解就业需求。目前,学校已开展了15期“上海·长三角经济区企业参访”系列活动,参与活动的本科生、研究生近600人次。
  而在个体层面上,就业指导中心把就业辅导从大众化转向个性化,开设了“个人咨询工作坊”,每周的星期二、四由就业指导中心教师坐堂,接待学生的个别咨询。以往被求职技巧、职业选择等问题困扰的学生,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得到心理的排解,获得如何面对困难的建议。 此外,上海财经大学还吸收60多名来自全校各院系的学生参与就业指导工作,成立了学生助理团,进行发展、采编、信息、人事和调研工作,宣传正确的职业发展观念。

南京师范大学:

建立“本科人才培养特区”

传统私塾里师生间的相互问难、进考场自制“小抄”成了必备品……这些都是在新近成立的南京师范大学数科院“本科人才培养教学特区”里发生的新鲜事。

南师大数科院坚持让学科带头人走进本科班课堂,实行专业主干课程“双讲制”。 “‘特区’实行的是8个本科生配备1位硕导以上的导师,师资的含金量普遍提高,这好比是普通病号挂上了‘专家号’,‘看病时间’也大大缩短了。”“特区”将普遍实行“主要课程适当前移制”,学生们大一、大二就要完成主要专业基础课程,从而保证在三、四年级有充裕的时间进行科研实训、社会实践、生涯规划等“菜单式拓展”。

目前,“教学特区”已正式在南京师大数科院所有20多个本科班中全面设立。传统的黑板板书加课堂笔记的教学方式悄然发生改变,同学们或坐或站,围着授课教师随时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提出想法和疑问,也可以随时自己上讲台为大家做演示,有的课程还引入了“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方式。对于发言出色、见解独特或者能“刁难”住老师的学生,还能得到额外的学分奖励和考试加分;最有特色的是某些课程考试中,学生们都被获准带入一张“小抄”,内容由同学们自己在考前归纳整理好。

本方案旨在引导学生“让刻苦成为习惯,让思考成为习惯,让讨论成为习惯”,国内同行专家评价说,该方案打通了“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课程改革”、“本科生培养模式创新”之间的瓶颈,在强化师资的前提下,促进本科生自我教育,给备受社会关注的“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开出了一张新药方。

北京科技大学:

建设本科实践教学体系

北京科技大学紧密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结合专业特点,按照实践教学活动各环节的地位、作用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实践教育教学培养体系。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一、顶层设计与规划。包括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科技竞赛与科技创新活动,约有15%的在校本科生参与。除了鼓励学生参加全国性的、北京市的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以外,学校每年资助500-600名本科生申请课题到工程训练中心、自然科学基础实验中心或各学院的实验中心开展科研创新实践活动,每年评选学生科技新星。第二层面是科学研究训练计划,约有25%的学生参与。学校工程训练中心和自然科学基础实验中心除了接纳从事上述第一项科技活动的学生外,每年接纳约2000名本科生进行各种科研训练,各学院每年也要接纳50-1000名高年级学生进入实验室或科研课题组从事科技活动,培养学生开展基础科研和工程实践的能力。第三层面是基础实验与实践环节,本科生100%参与。积极开展综合型、设计型、研究型实验。在校内外实习基地组织学生参加计算机实践、金工实习、认识实习、专业生产实习等内容。培养计划还增加了“科技创新与学术实践”模块,学生通过各种竞赛、发表论文、参加科研项目及学术研讨等方式完成2-6个科技创新学分要求。

二、构建实践教学平台与支持保障系统。主要有六个方面。1打造基础实验平台,包括演示验证性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研究创新型实验三个层次2完善实习基地,在大中型企业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在校内建成工程训练中心、外语自主学习中心和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3、规范毕业设计,建立完善的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和管理体系,在满足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科技开发、社会进步或本学科建设等发展需要紧密结合的实际题目,2004-2006届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中,全校结合生产、工程实际的题目接近50%4、搭建科技竞赛平台,以“挑战杯”等科技作品和机器人电视大赛为龙头,以学科竞赛、创业大赛、人文社科、数学建模等与第一课堂紧密结合的专业赛事为依托,以学院各具特色的科技作品竞赛为基础的科技竞赛平台初步形成,同时将“本科生科技创新和学术实践”作为独立的必修环节进入教学计划。5、拓展社会实践渠道。将学生社会实践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部分纳入教学计划,实践内容涉及社会调研、志愿服务、科技发明、义务支教、区校共建、就业见习等,分两次进行,主要在大一、大二的暑期,同时规定社会实践分数进入学生成绩单。6、进行教学改革实践,教育思想从知识的传承性教育向人才创新性教育转变;基础课程从服务地位向主导地位转变,专业课程从中心地位向载体地位转变。积极倡导研究型教学实践。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

2007年读研全部收费

经教育部批准,2007年全国将有17所高校首批试点进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其中上海试点的高校有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和同济大学。明年起,这三所院校的研究生招生将不再分公费和自费,但优秀研究生仍能享受到“全免”待遇,学校将通过奖、助学金的方式资助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  

虽然采取研究生试点收费,但从各校的招生简章可以看出,各校的奖、助学金非常丰厚。

复旦大学博士生奖学金覆盖面为100%,硕士生奖学金覆盖面不低于90%,除此之外,所有研究生都可申请助学金。

上海交通大学:80%的硕士研究生在入学当年可以获得“全免”或“半免”的奖、助学金,“全免”为免除每年9800元的全部学费,“半免”为免除每年4900元的半额学费,符合资助条件的硕士研究生还能获得每月240元的基本助学金。

同济大学:的招生简章中明确表示:博士研究生每学年学费1.18万元,硕士研究生每学年学费1万元。其中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全额资助学费。助学金资助采取导师责任制,每位博士研究生由导师资助的助学金上限不超过1.5万元/学年。硕士研究生则可获得不同等级的学业奖学金资助,对采用助研岗位资助的硕士研究生,导师需要资助每个岗位0.1/学年,由学校配套0.3/学年。导师可在此基础上追加资助,每位硕士研究生由导师资助的助学金上限不超过0.8/学年。

实行这一收费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研究生培养水平提高,不追求数量,保证质量。收取的研究生学费其实是以奖学金形式全部返回学生,表现越优秀的学生所获取的奖学金越高,这能激发学校导师和优秀研究生的积极性。同济大学实行导师责任制后,无论是博导还是硕导,原则上每学年最多就只能招收4名全日制研究生。

(以上内容由编者选编)

高教动态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还缺少什么

815,首批进入国家“985建设的9所大学校长齐聚哈尔滨工业大学,就一流大学的建设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这9所高校于2003年共同发起了“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每年召开一次。前四届研讨会分别在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召开,就一流大学建设的诸多重要问题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

    本次研讨,校长们关注的目光更多地投向了这样两个词汇:“大学精神”“体制创新”。校长们思考的焦点也集中在这样的议题:“建设一流大学,我们还缺少什么?”。创新文化尚有差距,创新能力不只是依靠人为的建设来实现的,人文的包容与学术的批判是形成大学创新文化的前提。

真正意义上的一流大学都是在文化和精神上成长起来的。西安交大校长郑南宁特别强调,创建一流大学过程中,大学文化和精神的缺失是我们中国大学面临的重要问题。时髦的提法就是“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从上到下言必“创新”。但是,创新能力不只是依靠人为的建设来实现的,人文的包容与学术的批判是形成大学创新文化的前提,创新的背后隐含着批判的精神。只有建立一种创新文化和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衍生出取之不尽的创新能力。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也从创新的角度谈了大学文化与精神。他说,我国当前的大学文化,虽然从文字表述上看大都有求实、创新等词汇,但从学校师生的精神面貌、学校风气、体制与校园环境氛围看,与真正的创新文化还有不小的差距。特别是在精神理念与价值判断上的重物质轻精神、重共性轻个性;在教育理念上的重教育社会功能,轻教育本体功能;在大学评价体系上的重物化指标,轻精神文化因素;加上官本位思想的残余、平均主义、急功近利、因循守旧、“但求无过”的平庸思想等等,以及这些观念意识在大学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方面的种种反映,像一张无形的网,阻碍着教育教学、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研究、社会服务和学校管理的进一步创新,影响着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和创造潜能的充分发挥。因此应该承认,我国的大学文化还不算是真正的创新文化。

    创新平台需要制度保证,缺乏相应的体制机制,大学建设创新文化、培养创新人才就必然流于形式 985一期工程”的重点是基础条件的改善,“二期工程”的重点是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的建设,从布局来说是希望以此为载体,把队伍建设、科技创新、条件支撑、国际合作与交流有机结合起来,但是,科技队伍的整合非常之困难,科技资源和成果的共享非常之困难,现有的科技创新平台综合性、交叉性、集成性以及国际化程度普遍较低。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校长们一致认为,根本原因在高校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校长们呼吁:把“做什么、如何做”交给学校,交给教授们,给他们以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时间。我国大学按“校、院系、教研组或实验室”传统模式建立的科层制组织结构,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科学技术交叉、汇聚式的发展趋势。与会校长认为,要提高大学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改革这种金字塔式的组织体制,采取更加灵活的形式,发挥多学科的优势。比如,设置跨院系、跨学科的研究中心或创新团队,协调好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将决策的重心适当下移,建立有利于创新的二维矩阵组织模式。

     一流大学的建设关键在于推进制度创新,建立以学术权力为中心的现代大学制度成为本次校长论坛的共识。其中包括:依法治校,民主管理,推进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学术自由的保障机制;逐步转变学校行政职能,进一步增强学术权力,加强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快教师评聘制度改革,努力建设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大学人事制度等等。

    建设不能操之过急。建设一流大学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而不是短期行为,进入国家“985建设的大学是我国的一流大学,但是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目前更多的体现是“形似”而不是“神似”,是“数量”的增长而非“质量”的提高,是“外延”的扩张而非“内涵”的提升,是“硬件”的加强而非“软件”的改善,包括内涵建设和软实力的问题。正如北大校长许智宏指出的,中国的现代高等教育仅有100年左右的历史,而哈佛、牛津等名校都有几百年的历史。目前在发展中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比当年在发达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难得多。因此,不能操之过急。

     南京大学校长陈骏出示了这样一组数据:到2005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为3200万人,研发人员105万人,分居世界第一、第二位,研究和发展的经费居世界第六。但是我们的科技创新指数却属世界中下水平,在158个国际一级科学组织及其1566个主要二级组织中,我国参与领导层的科学家仅占2.26%,这说明我国高层次科研人才处于数量庞大但质量偏低、拔尖人才紧缺的局面。

     在科学研究水平方面,我国一流大学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学术竞争力还比较弱,具有国际影响的重大科技成果、原创性科技成果相当少,对战略性基础研究和工程领域的重大基础研究进行多学科研究的态势尚未形成,在获得国际大奖和在世界顶尖级杂志上发表文章数量方面偏少。同时我们的师资队伍水平也明显不足,我们的大学缺乏有国际影响的科学大师和杰出学者,培养和吸引顶尖学科带头人的机制尚未完全形成,教师职称、年龄、学历、学缘结构等还须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差距较大。特别是在大学管理水平方面,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我国高校的硬件和软环境都存在差距。

      985校长们研讨的问题,不仅仅是一流大学建设中的问题,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与会人士认为,只有一大批高校的办学和人才培养质量都提高了,才能提高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985高校有责任、有义务带动非“985高校上水平、上台阶,起到示范作用、起到榜样作用。

摘自:教育部网站 原文共2261字 有删节

教育部、财政部召开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
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工作视频会议

[按语]:为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满足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人才的战略需求,推进中国高水平大学建设,增强其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的能力,促进中国高水平大学与国内外知名大学的合作与交流,培养若干年后国家建设所需各行各业的拔尖创新人才,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财政部于今年1月设立并实施了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108日,教育部、财政部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工作视频会议。会议由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主持,教育部部长周济出席会议并讲话。该讲话的主要内容摘录如下:

第一、要认真学习和坚决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到我们肩负的光荣使命和历史重任,始终站在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高度,以强烈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高度重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第二、高水平大学建设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创新型人才,有计划、成建制、有针对性地选拔一流的学生,到国外一流的院校、专业,师从一流的导师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要立足长远,坚持三个面向三个一流,切实做好计划、选派、管理和回国等各个环节的工作。

第三、有关单位要把项目实施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主要领导要亲自负责,按照面向学校的需要,依靠学校的工作,服务学校的发展的思路,做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这一事关全局和长远的大事。

2007年项目实施情况:共选派3952人,其中大部分为世界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所录取。

2008年项目计划情况:拟选派5000名研究生出国留学,学科专业主要分布在能源、资源、环境、农业、制造、信息、生命、空间、海洋、纳米及新材料和人文及应用社会科学领域。

摘自:教育部网站 原文共893字 有删节

报送:各书记、校长、工会主席、校长助理、两办主任;       

主编:周奔波        审稿:刘子实       校对:姜美英       

印数15                             20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