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关注:
Ø 盘点2007中国高等教育
无亮点说
呈现拐点说
☆它山之石
Ø 南开大学今年开设公共选修课“大学生安全教育”
Ø 武科大中南分校将开“成功学”
Ø 同济大学采取“四项”举措 推进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Ø 中国政法大学致力提高民主管理水平 创建代表列席“两会”制度促进决策民主化
☆高教动态
Ø 今年教育投入将由去年1076亿增加到1562亿
Ø 教育部:独立学院自授学位不得沿用高校名义
Ø 中国高校首次进行教授评级 部分观点认为疑似“论资排辈
Ø 周济:各级各类教育将进入“提高质量”新阶段
☆简讯
Ø 我校高等教育研究所被评为全国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
Ø 校长徐德龙院士: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同等重要
本期关注
[按语]:2007年的中国高等教育界出现了哪些引发社会关注的事件、现象和政策?到底有哪些能成为影响中国高等教育进程的一分子?编者特别采编了高等教育研究专家、关注教育的学者、大学管理者以及资深媒体人士的一些观点,他们对公众关注的热点以及没有注意到的现象进行点评,并分析影响高等教育进程的可能性。
无亮点说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教育与科普研究所所长 程方平:
教育问题日益清晰明朗
今年高等教育的亮点不是很突出。很多问题都比较清楚和明朗,现在由坐而论道逐渐转向务实。大家都去做,声音就不像以前那么激烈。
比如,过去大家都说一流大学,现在看来一流大学不光是怎么学国外的,还有怎么把握自己的优势,中国人民大学把传统书院结合在自己的发展中,这个是很好的思考。
再如,高校行政化问题,前几年,大家从理念政策法规的比较方面关注得比较多,现在大家都关注实际操作。有的学校引进国外的校长,或者搞各种各样的改革。
我认为,高校过去的本科教育有点失去自我,高等本科的质量和特点应怎么把握,社会上关注得不多,但今年提得比较多。所以我个人感到很多高校由原来的消极应付评估变成现在的积极适应评估,因为评估是对教育教学改革的促进。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许纪霖:
教育不能失去学术标准
今年国家推出了教授评级制,就是教授、副教授、讲师等分为几个等级。我们学校这两天都在评,其中教授分4级,这和工资挂钩。这个评级标准我把它称为国标,即国家级项目、国家级奖励。这个评级制度会变成教育界没有学术标准,只有国家标准。为了在同一职称中达到更高的级别,教授以后会拼命去争取国家级项目,而没有办法安心做学问,这个弊端会慢慢显示出来。
对于今年高等教育无亮点的提法,我认为这并不是肯定也非否定,因为中国高教不能再折腾了。让教育回归教育、学术回归学术很重要,否则,大量精力都耗费在学术以外的事情上,教育还有什么希望?应该少点国家标准的东西,让大家耐心下来做学问最重要。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熊丙奇:
在原来问题上的重新演绎
总体看来,教育是在原来问题上重新演绎。出现的一些问题、一直在提的建议,都给大家似曾相识之感,只是以新的形式呈现出来、借新的机会表达出来。大学行政化问题最为激烈。首先是人事冲突,不管是张鸣事件还是张维迎事件以及安徽大学的魔芋大王事件,这些事情都是大学行政化的继续,并不是今年的新东西,而是进一步以更密集的方式显示出来。这给大家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我相信,这种现象还会继续接连不断地出现。高校官本位很严重,影响了大学作为社会灯塔的作用。这些问题暴露出来,可以让大家更加清楚地认识到高校行政化的弊端,但如果不能起到推动行政改革的作用,也就没有多大意义。
其次是行政评估。今年进入本科评估的高峰年,评估是教育界关注的重点之一。北大清华复旦同济都接受评估,而围绕评估利弊的争议不断。如何淡化行政评估,而强调市场中介评价,这是困扰高等教育发展的问题。
只有专科学历的谢咏被厦门大学破格聘为教授,只是当前教育制度下的“灵光闪现”,不具有普遍意义。客观上说,校长、院长个体,在当前有作为的空间,但这一空间比较狭窄,中国高校要改变当前行政决策力量过于强大并影响学术发展的状态,需要更多的来自政府的力量以及社会的力量来推动教育改革。政府一定要推动与学校的关系的调整,而不能固守当前这种关系。例如,减少对高校的行政评估是调整这种关系的重要方面。
高考改革依旧令大家关注。高考30年是今年又一大事件。在纪念高考30年中,反思高考制度的文章很多,对高考改革的建议也不少,但是,由于受到对教育公平的质疑,高考制度的改革很难全面推开。2006年,复旦、上海交大率先进行了自主选拔录取试点,今年招生名额从300名扩大到500名,算是改革试点的一大进步,但总体来说,高考改革尚未迈出实质性步伐。
贫困生上学难问题正逐步解决。相对来说,比较具有积极意义的高等教育事件,一是免费师范生政策。这给一些学生提供了免费读书的机会,同时可促进师范教育事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不发达地区的师资力量问题。二是国家加大国家助学的力度,这对切实落实“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有重要意义。但是,在解决贫困生上学难的过程中,民办高校学生的不平等地位和对贫困生采取评议方式确认等也表明,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更大的努力。
我们期待教育每年都能发生一些新的变化,并将这种变化导入一个良性循环。但是还有如自主招生、培养成本等问题没有进展。这些问题,其实需要我们总结以前改革的经验教训,在新的改革中,朝解决问题或者更好的角度发展,只有一步步沿着正确的改革方向迈进的改革,才可能使高等教育改革找到突破口,并由此推动整体改革。没有这样的改革,一味等待整体、宏观的解决方案,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利于中国教育发展的。
同济大学副教授 王晓渔:
谢泳仅是个案
今年中国高等教育不进反退,近两年被反复批评的学术行政化愈演愈烈,希望学术行政部门去行政化就像盼望一个人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基本是不可能的。
像北京大学也迫于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的压力拆除三角地信息栏,说明“大学之大,已经容不下一个信息栏”。这种状况怎么可能有大师?即使有凤凰,在这种鸡窝里也多半忙着与鸡争食。
张鸣事件更能代表中国高等教育的普遍状况,而谢泳事件仅仅是个案,总而言之,两个事件都无法对中国高等教育产生影响,因为高等教育还是“由上而下”地管理,学者的抗争或者个别院校的微调只是死水微澜。尽管如此,陈丹青、张鸣等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批评,依然值得我们关注。
呈现拐点说
厦门大学教授 潘懋元:
更加注重教育公平
今年高教界最有影响的大事是政府更加注重教育公平,主要体现在对困难学生的资助上,今年是力度最大的一年,不仅如此,范围也由原先的公办大学扩展至公办的高职、高专院校,让更多的困难学生享受受教育的权利。
据统计,目前在普通大学、高职高专学校就读的困难学生要多于在重点大学就读的困难学生。但是,工人、农民子弟能进入重点大学就读的数量还在相对下降。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周洪宇:
土地置换是化解高校债务问题的有效途径
今年最有影响的事件是高校寻求用土地置换的方式来偿还高额贷款。像吉林大学提出用土地置换的方式来还贷,并得到教育部的同意,但是国土资源部却有不同的意见。一方面是教育部称高校可以通过校园土地置换的方式解决高校债务问题;另一方面是国土资源部又强调,高校不得擅自转让国有划拨土地。政府两个部门形成PK的局面。对于某些高校来讲,目前的债务问题非常突出,如果高校不能顺利化解目前的债务问题,那么这笔债务势必变成政府买单,政府买单就是老百姓买单。
在银行方面,如果债务问题不顺利化解,银行也面临着很大的金融风险。高校债务不化解,对社会、政府、银行、学生都有极大的负面影响。地方政府支持高校,高校经政府批准将原先无偿划拨的土地挂牌上市,将出售土地所得的30%~40%交给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又从中拿出5%—10%来用于当地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以改善当地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这是一种多方共赢的方式。因此,用土地置换的方式来偿还贷款是化解高校债务危机的一个可行的、有效的途径。
对于高校土地置换还是要区别对待,目前很多高校在城市中心区域有一个老校区,由于发展的需要,又在城市边缘购置土地建设新校区。可用于置换的土地,应严格局限于高校处于城市中心区的老校区,而新建设的校区土地是应该禁止置换的。
高校用土地置换偿还贷款的方式也不会刺激高校的贷款需求。首先由于高校债务严重,债务已经达到学校资产的40%,已经处于不安全的状况,这遏制了高校的贷款欲望。其次,政府教育管理部门也对高校增加贷款实施了有效监控。银行为了防范风险,对高校贷款也采取了紧缩银根的措施。
高校的债务问题是历史形成的,主要是满足老百姓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要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高校本科评估的压力造成的。风险总的来说还处于可控的状态。高校这些年近3000亿元的贷款也形成近1万亿元的国有固定资产,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因此高校贷款是合理的、必需的、必然的,也是有一定风险的,但成绩还是主要的。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贺卫方:
高等教育也要引进竞争机制
今年高教界最有影响的事件一个是本科评估,另一个是张鸣、邹恒甫事件。张鸣、邹恒甫事件为行政权力和教授权益矛盾的激烈体现。如果要保证大学的自由发展,必须采用教授治校的方式,强调学术标准而非行政标准。但是现在的情况是,行政化不是越来越削弱,而是越来越强化,张鸣、邹恒甫事件可以启发人们更多思考这些问题的症结在哪里?什么叫大学?从事大学管理的人应该好好考虑一下这个问题。
大学应该把追求真理作为自己的目标,以传承古往今来的知识为己任,带领学生追求新的知识和真理。行政权力过大是不合理的,教授的独立性、职业保障应该受到保护。
从根本上讲,解决大学行政化问题的途径还在于大学多元化,不仅仅有公立大学,也应当有私立大学,将竞争机制引入到大学中来。现在大学之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竞争,国家应该给予更多的办学权力和机会,让大学有平等竞争的基础。这些措施目前都可以推行,只是法律上简单改变就可以。
这种私立大学应与现在的民办大学有区别,它们有历史积累下来的问题。应该如以前南开大学、东吴大学、辅仁大学这样的私立大学,让真正的教育家办大学。有竞争,让人才和资源自由流动,办不下去的大学自然淘汰,这是促进大学发展的有效方式。
苏州大学副教授 尤小立:
学术标准要大于行政标准
今年的张鸣事件是高教界的一件大事。应该说,它是大学过分行政化造成的行政领导和教授之间的矛盾公开化的一个反映。大学过分行政化在当下中国的大学里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它的负面影响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职称评定过程中的非学术因素、学术官员小圈子化、宗派化等等。
大学体制如果还是这样继续不变的话,大学很难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张鸣事件对体制的变革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至少可以让教育行政和管理部门意识到问题所在,以便有针对性地加以调整,让整个高教管理体制变得更加合理。
在我看来,张鸣事件的矛盾核心主要不是个人恩怨,而是行政标准和学术标准之间的冲突,院长作为行政领导可以左右教师的职称评定,这就是大学过分行政化的突出表现。这也引申出另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评价学者的学术水平,到底是以学术标准还是以行政标准?到底是学术委员会说了算还是院长或校长一人说了算?
当下的中国大学由于以行政标准为主,类似事件一直都有发生,但是影响都不大。张鸣事件的核心人物都是知名的学者,所以更容易引起关注。大学的改革目标必须是围绕着树立以教师和学生为中心来进行,管理层不仅应该精简,关键是要体现为以上两个中心服务的意识。
复旦大学教授 顾晓鸣:
由精英化到大众化的分界线
今年是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到大众化转变的一个真正的转折点。以几方面的变化作为依据。下半年关于大学生就业的话题越来越多,其中高校的大学生就业工资要求大大降低了,这是一个重要的变化,如果说以前大学生对薪资的要求还比较高,还不容易找到工作,现在情况不同了,大学毕业生自己把薪资要求降了下来,尤其是硕士研究生在这方面表现得比较明显,他们在就业中也遇到很多问题。对大学生来讲,天之骄子的光环慢慢褪去了,大学作为一个普通的受教育的阶段被凸显出来。
在大学里,职业指导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学校帮助学生找工作已经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精英教育正在向大众教育迈进,高等教育的大众时代已经来临,这个分界线就在今年。
这一结果造成新问题出现。这种转化给更多的人提供了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换另一个角度讲,高教精英化程度的降低会让学生忘记自己的使命,大学生在民族创新中的地位应该在哪里?现在大学生所做的事务性的工作更多,对真理追求的志趣在降低,功利化的思想越来越多,读大学就是为了找工作及找好工作,这种状况如果持续下去是有危险的。此外,如果忽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以后做的工作将不是“无中生有”的工作,而是跟着别人走,同时,片面的“通识”教育和多学位的安排,在适应就业的同时,有可能削弱专业在学和教两方面的深度和扎实基础,这将危及到我国的持续性发展。
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 龚放:
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成为主旋律
今年的特点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成为主旋律。温家宝总理在去年底和今年初先后召开了4个教育座谈会,其中高等教育的座谈会集中探讨了高等教育的质量、特色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问题。3个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在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门槛之后,能否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其中又包含着能否在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方面取得突破的问题。在2008年,质量问题会更多地成为教育界和社会关注的重心。高等教育数量的扩大和规模的发展,将让位给内涵的提升和质量的保证。“质量”主旋律至少将延续三五年。
从2003年启动的第一轮本科教学评估已经进入尾声。这一评估对于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防止质量滑坡起到了明显的效果。同时,评估中出现的一些弊端和问题,也将对本科教育质量的分类评估、科学评估的研究提上议事日程,期待5年评估实践的总结和理论研究能够将高等教育质量工程推进一大步。
高等教育质量工程正向两端延伸和拓展。前不久在诸多大学和诸多学科领域进行的博士教育质量现状调查,是高等教育质量向高端拓展的一个前奏。
重点建设好100所示范高职高专院校,则意味着提高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的问题也进入人们的视野。
西北大学校长孙勇 :
质量工程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契机
今年最有影响的事件有3个:第一,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启动实施。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永恒话题,本科教学工作更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以质量工程为契机,高等学校加大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力度、深化教学内容和方式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从实际行动上真正做到对教育的优先发展、优先投入,是解决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和矛盾的重要突破口之一。
第二,《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下发实施。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等多种方式并举的资助政策体系将逐步形成。但是,要彻底解决贫困生问题仅靠政府和学校是不够的,对发展中的中国更是这样。还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大力引导并逐步形成全社会关注教育、捐资助学的良好风尚。
第三,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稳步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其要义在于“导师负责、导师资助”。无论就研究生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所处的位置,还是就研究生教育发展历史及其本质而言,实行“导师负责、导师资助”都是必然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研究生不研究”的问题,才能谈得上创造、创新、突破。
厦门大学副校长 邬大光:
提高高教质量不仅在本科
今年对中国高等教育是有特殊意义的一年:质量成为高等教育主旋律并全面启动高等教育质量工程、控制研究生招生规模、试点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和实施博士质量调查。
在本科教育方面,中央财政划拨专项经费,启动本科教育质量工程。今年,中央财政投入25亿元,正式启动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而且面对的是全国700多所普通本科高校,近1000万名在校本科生。
在研究生教育方面,控制研究生扩招比例,试点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出席2007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时透露:在未来几年内,我国研究生扩招比例将控制在5%以内。也就是说,研究生培养将从扩大规模向提高质量转变,即今后研究生教育的重点将放在培养质量上。今年国家开始启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现共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17所高校首批试点改革。
在博士生教育方面,国家开展博士质量调查,质量工程上延到教育顶层。据教育部统计,从2000年到2006年,在校博士生人数增长了两倍。博士生培养的“大跃进”,即博士生数量膨胀过快直接导致博士教育的师资不足,博士培养质量严重受损。有调查显示,我国每个博导平均要带5.77名博士研究生,远高于美国每名导师带2至3名学生的比例。
《光明日报》教育部主任汪大勇:
建设和谐校园成亮点
今年国家决定在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大学招收免费师范生,数量虽不多,但意义却是深远的。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招收免费师范生,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可以带动地方师范院校跟进,吸纳那些优秀的学生读师范,投身教育事业。
建设和谐校园,构建和谐文化,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一大亮点。党的十七大以来,高校越来越重视文化建设,高校的发展也转到注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轨道上来。教育部组织开展的对高校的教学评估,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民日报》教科文部教育组组长 袁新文:
政府推行贫困生资助新政策
今年的一个突出事件是对高校贫困学生的资助,是2007年高教界的一个亮点。助学贷款今年实行的一个新政策是生源地贷款,在江西、内蒙古、浙江等一些省区开展,已经被高校录取的学生在当地的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就可以贷款,以保证新生顺利入学。高校今年对贫困生加大了资助的力度,提高了资助保障水平,财政投入大幅提高,后半年投入的资金达到154亿元,到明年上半年将达到308亿元。国家励志奖学金由每个学生每年4000元提高到每年5000元,国家助学金由过去每年每个学生1500元提高到每年2000元。这些工作做得比较到位,对保障学生不辍学方面有很大帮助。最近几年高校收费备受批评,在这个背景下,国家加大贫困生资助力度是具有很大意义的。
提高高校教学质量也是今年比较重要的事情,比较突出的就是实施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在推行中也遇到一些问题,诸如造假等等。教育部也由此提出阳光评估等理念来减轻高校准备评估的负担,防止劳民伤财的现象发生,保证评估公正公平。最近,本科高校分类评估方案项目已经在教育部立项,目的也是为了让评估更科学、更完善、更合理。
高校自主招生最近也引起社会关注,自主招生的学校由原来的59所增加到68所,自主招生高校在招生工作方面有更多的倾斜。此外,有自主招生资格的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其自主招生名额将主要用于免费师范生的招生。对特别优秀的学生,试点学校可以突破考试分数线的限制。其中中山大学的自主招生不仅不看重考生的分数是否达到分数线,也不看重考生在中学期间的成绩,而是更看重考生在考试中的发挥,这对招收所谓偏才、怪才有所帮助。
摘自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信息网 原文20000字,有删节
他山之石
[按语]: 十七大报告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中国教育如何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才能担负起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发挥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作用?
为了切实的贯彻十七大报告的以人为本、国计民生的精神,我们了解到作为为社会输送人才的高校,都纷纷出台了相关措施,编者特选编了部分高校一些有代表性的做法,供参考。
南开大学今年开设公共选修课“大学生安全教育”
南开大学将于今年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一门公共选修课“大学生安全教育”,以专业知识和典型事例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这门课程将由拥有丰富学生安全教育经验的教师、管理人员采取讲座方式授课,内容包括社会安全、校园生活安全、个人修养等方面。除了介绍交通、消防、食品、卫生安全常识,教给学生防盗、防意外伤害的技能外,还涉及防诈骗、防性骚扰以及社交安全、网络安全等容易被学生忽略的方面。
目前,发生在校园及大学生群体中的各种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校园交通事故、火灾、盗窃等时有发生。如何加强大学生安全意识,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南开大学教务处处长沈亚平介绍,开设这一课程旨在使大学生安全教育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进而达到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防范能力的目的,同时也为今后大学生走向社会,成为一名正直守法公民打下基础。
武科大中南分校将开“成功学”
武科大中南分校透露,该校将在2007级本科生试点开设“成功学”必修课,华中师范大学陶宏开教授将率领“讲师团”授课。
据悉,“成功学”是中南分校新开设的一门非专业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开设该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成功的基本问题,激发学生追求成功的内在动力,培育并提升学生的成功素质。该课程将由华中师范大学陶宏开教授领衔的“长江素质教育讲师团”讲授,计划为36个学时2个学分。讲授将通过专家专题讲座的方式进行。“讲师团”成员除了陶宏开教授外,还有武大、华中科大、武汉理工等重点高校长期研究素质教育的专家和学者等。
该校副校长吴开胜教授介绍,条件成熟时“成功学”将作为全校学生的必修课,同时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创业设计和创新设计,并获得规定的4个学分,否则将不能毕业。
同济大学采取“四项”举措 推进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近年来,同济大学校党委针对学校“三多”(校区多、人员多、车辆多)实际,采取了四项措施,积极开展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有效地推进了学校平安创建活动,保障了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建立“五个机制”,构建群防群治网络体系。校党委以构建“五个机制”为抓手,加强校园治安防范力量。一是建立会议机制。学校每季度召开一次消防、交通和安全生产专题会议,每学期召开一次全校安全稳定工作会议,每年召开一次校园安全保卫工作总结会议,每两年召开一次学校治安综合治理总结表彰会,分析治安综合治理形势,部署任务,提出工作要求和措施。二是建立责任机制。学校每年与各基层单位签订安全防范协议,基层单位与所属部门签订安全防范协议,将责任传递到具体单位和个人。三是建立协调工作机制。学校建立健全了政保工作小组、治保工作小组等组织机构,通过定期和不定期工作例会,与责任单位(部门)进行沟通交流,及时解决不安全隐患和不稳定因素。四是建立信息通报机制。信息是做好校园安全稳定的重要工作。学校通过《同济大学安全保卫简报》、《内部信息通报》、《校园治安动态信息》等载体,加强了与各单位(部门)交流与沟通,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五是建立培训工作机制。通过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强化培训等,不断提高校园安保力量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增强防控能力。
——建立“三支队伍”,构筑安全防范工作基层防线。近年来,学校先后组建了大学生义务消防队、大学生社区安全督察队、大学生交通志愿者服务队,数千名学生参与活动。其中大学生义务消防队现有会员200多人,他们制定了活动章程、制作了网站,在“11.9消防日”和日常活动中作出了显著成绩,被评为2006年上海市“精品社团”。由于上述三支队伍积极参与并发挥作用,有效地推进校园安全防范工作,基层的安全防范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采取“四三”措施,加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为了进一步加强管理,学校采取了“三证、三栏、三报、三进”措施,推进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三证”就是机动车辆凭学校发的证件进校;外来车辆在校门口换证进校;助动车、电动车和摩托车在校门口领证进校。“三栏”就是在各基层单位建立了“警民联系栏”、“警示栏”和在保卫处内设置了“干部去向公示栏”。 “三报”就是每月一期《安全保卫工作内部通报》、《同济大学安全保卫简报》、《安全保卫情况通报》。“三进”就是安全防范教育进课堂、进宿舍和进工地。通过采取“四三”措施,构筑了从校门到楼门、从楼门到房门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校园安全防控体系。
——发挥保卫队伍主力作用,推进平安校园建设。保卫队伍是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主力军。为了进一步加强平安校园建设工作,学校实施了“54321工程”,使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得到持续发展。“54321工程”是学校根据中央和上海市关于高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要求,为创建“平安校园”推出的一项工作机制,其中“1”即“一个中心”,就是在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以创建“平安校园”为中心;“2”即“两手抓”,就是在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坚持一手抓校园安全保卫网格化管理,一手抓保卫干部联系部门制度;“3”即“三不”,就是在开展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点,不留空白点;“4”即“四定”,就是在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实行定人、定岗、定点、定责;“5”即“五优”,就是在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推行优化人员组合,优化工作时段,优化工作内容,优化工作形式,优化工作质量机制。
中国政法大学致力提高民主管理水平
创建代表列席“两会”制度促进决策民主化
民主决策对于广纳群言、集思广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高校科学民主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中国政法大学高度重视民主管理工作,坚持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要求,以抓好民主决策为重点,实施教代会代表、青年教授代表列席校长办公会制度和两委委员、党代表列席党委常委会制度,促进了学校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有力推进了学校各项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积极探索民主办学新举措,推行“两会”列席制
2004年以来,学校在管理工作中坚持实施校务公开、规范教职工代表会议等措施,在密切干群关系、促进学校发展、维护校园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学校民主管理工作的不断推进,广大教职员工的民主意识、参政议政意识不断增强,以前的管理制度已不能满足他们参政议政的要求。2005年3月,学校紧紧抓住会议决策这个环节,制定了《中国政法大学教代会代表列席校长办公会议暂行办法》,标志着学校在如何加强民主决策的方式上作出了新的有益的尝试。2006年3月,根据教代会代表列席校长办公会的实施情况,校党委适时作出了两委委员(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和党代表列席党委常委会的决定,列席委员可以对有关学校重大问题的决策直接发表意见、提出建议,直接监督学校的决策过程,标志着“两会”列席制度的全面推行,至此,学校的民主管理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
二、坚持“三个明确”,确保民主决策的规范性
(一)明确参政内容。列席代表可就学校办学方向、发展规划、教学与科研改革、管理体制等重大事项,学校各项建设、党政年度工作计划等重要工作及关系教职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建言献策。
(二)明确“两会”列席代表的权利和义务。学校明确了“两会”列席代表对学校行政决策程序、内容依法监督的权利,发表意见、提出建议的权利,对决策的程序及事项进行评议的权利等。规定了“两会”列席代表严格遵守《中国共产党中国政法大学委员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规定的相关内容,就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议题提前征求广大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等义务。
(三)明确工作程序。一是在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议召开前3日,由学校办公室将会议的内容及议题通知组织部和工会、学院(轮流);二是根据会议议题内容,由组织部安排1名党委委员或纪委委员、1名党代表列席党委常委会;由工会安排1名教代会代表、学院安排1名非教代会代表的青年教授列席校长办公会,并将列席代表名单报学校办公室;三是由组织部、工会将议题内容提前通知“两会”列席代表,并告知代表遵守的有关事项;四是在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上,在出席会议人员就某个议题发表完意见后,列席代表可对其发表意见;五是在会议结束前,列席代表对本次会议作整体评价,并对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议提出意见和建议;六是列席代表在会议结束后,按要求填写《代表列席建议表》,及时将材料交组织部或工会备存。
三、实行“两会”列席制,增强民主决策的实效性
自推行“两会”列席制以来,学校共有60余位教代会代表列席了校长办公会议,80余位两委委员、党代表列席党委常委会,切实促进了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赢得了广大师生员工的拥护和支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畅通渠道,落实民意。会前,列席代表充分收集与广大教职员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会上,学校领导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关的解决措施。截止目前,“两会”列席代表共提意见和建议150余条(件),得到了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高度重视,绝大部分被相关部门采纳和吸收。校教代会代表马新敏列席校长办公会时曾说:“实行这一制度,确保了代表从源头上参与民主管理,这是学校执行有关民主决策工作制度的重要实践,为代表充分发表意见、建议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二)理顺情绪,密切关系。通过推行“两会”列席制,教职工享有对学校决策最广泛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同时构筑了干群平等交流对话的平台,创设了教职工畅所欲言的场所和环境,既通报了工作,宣传了政策,又使教职工了解了校领导的辛苦和难处,消除了干部群众之间的隔阂。这种民主新形式促使学校出现了干群齐努力的生动局面。校党代会代表沙丽金列席党委常委会时感慨:“这项制度很好,程序到位,气氛民主,工作效率高,能使代表更好地了解学校决策,也使党委常委会更加透明。”
(三)推动发展,促进和谐。“两会”列席制作为高校民主管理的新举措,不仅促进科学决策和学术自由,保证校务公开和教师权利,还有利于充分发挥广大教职员工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有力地促进了和谐校园构建工作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校教代会代表周正会在《教代会代表列席校长办公会议表》上写下这样的话:“作为教代会代表应该发挥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作用,做好对相关决策的宣传解释工作,并把基层群众的意见、建议及时反映,贯彻落实好校长办公会上确定的任务,不断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向前发展”。
以上内容由编者根据各大教育门户网站选编
高教动态
今年教育投入将由去年1076亿增加到1562亿
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年度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要让孩子们上好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温家宝说,一是在全国城乡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继续增加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提高保障水平。适当提高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认真落实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措施。在试点基础上,从今年秋季起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
二是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深化职业教育管理、办学、投入等体制改革,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普通高校招生增量继续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温家宝指出,办好各级各类教育,必须抓好三项工作:
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深化教学内容和方式、考试和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二要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和落实教师工资、津补贴制度。
三要加大教育事业投入。今年中央财政用于教育的投入,将由去年的1076亿元增加到1562亿元;地方财政也都要增加投入。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鼓励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教育部:独立学院自授学位 不得沿用高校名义
2月29日,教育部在京就落实《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简称《办法》)召开全国独立学院工作会议,该办法将从4月1日起正式实施。《办法》规定,高校独立学院必须自授学士学位,此举意味着独立学院“母校光环”的减弱。
《办法》规定,独立学院对学习期满且成绩合格的学生,颁发毕业证书,并以独立学院名称具印,对符合条件的学生颁发独立学院的学士学位证书。而现有在校学生实行“老人老办法”,仍可获得“母体高校”的学位。目前,独立学院学生的毕业证都是由独立学院颁发,但学位证多由“母体高校”授予。
《办法》对办学者的资质做出了规定。参与举办独立学院的普通高校须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较好的办学条件,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参与举办独立学院的社会组织,应当具有法人资格,注册资金不低于5000万元,总资产不少于3亿元,净资产不少于1.2亿元,资产负债率低于60%;参与举办独立学院的个人,应当具有政治权利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个人总资产不低于3亿元,其中货币资金不少于1.2亿元。
《办法》规定,符合条件的普通高校一般只可以参与举办1所独立学院。独立学院的名称前冠以参与举办的高校的名称,不得使用高校内设院系和学科的名称。独立学院按不低于1∶200的师生比配备辅导员,每个班级配备1名班主任。
《办法》要求,独立学院举办者未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挪用办学资金造成独立学院资不抵债无法继续办学的,除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外,须提供在校学生的后续教育经费。独立学院终止时仍未毕业的在校学生由参与举办的普通高校托管。
中国高校首次进行教授评级 部分观点认为疑似“论资排辈”
我国高校教师从正、副教授到讲师、助教,都将划分不同等级。根据教育部和人事部联合发布的高校教师评级定岗办法,目前教育部所属各高校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教授评级定岗工作,这是改革开放以来高校首次进行教授评级。
——不再仅是正副之分。原先教授只分正、副两级,基本上都是终身制。新办法规定,高校教师的岗位分为13个等级,不同级别的教师享受不同待遇。教授岗位分一至七级。其中正教授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教授岗位包括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一级教授基本上只有院士才能达到相关的评定标准,而文科基本上没有一级教授。
“实行岗位分级制,最大的好处是让不同体系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沪上教育部直属高校的一位教授告诉记者。新办法规定,学校可以在教师岗位中尝试设置教学为主型岗位、教学科研型岗位和科研为主型岗位,能够体现教师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不同贡献。
——利弊相间仍存“照顾” 。“评级中,资历、头衔、工龄占了最大的比重,学术能力体现得太少。评上高级别教授的,仅仅可能是因为工作年限长,抑或拥有某个头衔。”一位年轻教授表示。他举例说,某高校一个学院的院长,因为其行政身份,担任教育部某个学科委员会的委员,就理所当然地评上二级教授,而没有此类头衔的教授,可能只够得上三级,纵然他的学术水平很高。一位副教授认为,教授评级定岗有利也有弊。按照他的情况,可以申请六级副教授,对应的薪酬标准比原来有所提高,原本副教授薪酬均是按照七级的标准发放的。但他觉得新办法有“照顾老同志”之嫌,按照新的评级办法,2000年以后评上的教授,除非是院士或者长江学者,只能申请四级教授。
——担忧搅乱学术平静。分级制推出后,带来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教授的学术发言权,是否也会受到“级别”的影响?二级教授是否一定比三级教授权威?这是一些高校教师所担心的。在网络论坛,有网友认为分级制会“搅乱了科学研究者本来一心平静从事科学研究的心”,还有教师担心,评出来的结果可能是“官大学问就大”。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说,分级制还存在一个弊端,即不利于体现高校的自主权。“外国高校的教授,没听说有一级终身教授、二级终身教授之分的,完全由学校按照教授的能力聘用,由学校定年薪。”他认为,中国要实行分级制,怎么个分法,每个级别的标准,都应真正体现教师的学术能力和贡献。
周济:各级各类教育将进入“提高质量”新阶段
3月19日下午,教育部部长周济做客人民网,并接受了人民日报记者的专访。周济结合《政府工作报告》谈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效和面临的挑战,并就网友关心的热点问题与网友在线交流。他说,近年来,我国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实现教育公平上迈出了重大步伐。下一步,我国各级各类教育都将进入提高质量的新阶段,这个阶段的标志就是要让孩子们“上好学”。就高等教育他提出了如下观点:
【现状】在校大学生规模增长较快【目标】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适应社会需求
在过去10年中,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在校大学生规模增长较快。2006年,高校招生人数达到540万,是1998年的5倍。针对扩招后的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周济表示,近几年来已经把招生的增长幅度降下来了,可以把工作重点更多的放到提高质量上来。现在面临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还没有很好结合起来。所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是下一个阶段的工作重点。这就需要教育部门和经济、社会发展部门一起做工作,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各行各业的发展,使得他们有更强的发展潜力。
【现状】区域间的高等教育不平衡 【目标】招生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东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比西部地区快。从高等学校的招生来说,各个地区之间也不均衡。近年来,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录取率更加接近,农村地区孩子上大学的机会也比以前更多了。周济表示,要努力使区域间的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特别是要满足老百姓的需要,使中西部地区的学生有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教育部采取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普通高校招生增量将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以上内容由编者根据各大教育门户网站选编
简讯
我校高等教育研究所
被评为全国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于2007年底开展了第二届全国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评选活动。经我校自荐、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推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处初评和专家委员会评审,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办公会批准,我校高等教育研究所被评为“第二届全国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此次评选,全国共评出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115所(全国共有高等教育研究机构1000余所),其中陕西省6所。
我校高教研究所成立于1982年,是陕西省高教学会常务副会长、副秘书长单位,是我国高校成立较早的高教研究机构之一。1999年学校进行了管理体制改革,设立了发展规划处,与高教研究所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办公机制。现有专兼职研究人员22人。其中,具有正高职称的13人,副高职称的7人,讲师2人;专职人员8人,兼职人员14人。
近年来,在学校党政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积极主动并创造性的组织开展了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仅2007年,学校就投入20余万元,资助了27项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其中,校级领导有7人亲自担当项目负责人。聘请了高等教育研究领域资深专家为我校兼职教授;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整体素质较高的研究队伍;其先后承担了教育部、省高教学会、省教工委及学校教育科研项目12项,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公开出版著作2部,发表论文10余篇;撰写研究报告2份,有3项教学成果分别获得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二等奖。
另外,其多次参加了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省教育厅、省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各种工作及学术交流会议,增进了学术交流,扩大了我校在社会和学术界的影响,促进了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如2007年沈阳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徐德龙校长受周远清会长的邀请做了题为“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和谐体系建设”的主题报告,主要观点被《光明日报》转载,提升了学校的形象,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
此次获奖是对我校近几年高等教育研究工作的一个肯定,是校领导多年来支持和鼓励高等教育研究的结果,必将会对高教所的规范化、信息化、学术化建设产生重要影响。我校发展规划处、高教研究所也将以此为契机,继续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研究水平和服务能力,充分发挥我其优势和职能作用,推动我校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活动蓬勃开展,更好地服务于学校改革与发展,为学校领导决策献计献力,提供有价值的研究参考。
校长徐德龙院士:
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同等重要
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辽宁省人民政府举办的“2007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举行。此次论坛的主题是“和谐文化建设与中国高等教育”。与会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建设和谐文化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特别是对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他们围绕这个主题,在论坛上展开了充分的交流。我校校长徐德龙院士应邀出席论坛,并对当前的大学素质教育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要提高高等教育的文化自觉
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人文教育过弱。有专家指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表现出过度功利化甚至势利化的趋势,呈现为重物质轻精神、重经济轻文化、重科技轻人文、重操作轻思想的倾向。教授成了教学中的“计时工”和科研中的“计件工”,丧失了对社会创造性、超前性乃至超功利性的观察能力和批判勇气;高等学校越来越成为高级人力资源和高新技术的“生产企业”,与创新和引领和谐文化建设的社会责任是极不相称的。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在论坛主题报告中说,大学对社会的文化建设有强烈的辐射功能和示范功能,如何发挥这种功能使大学成为文化建设的中心、文化建设的源泉,也是高等学校的责任。
他说,要提高高等教育的文化自觉,要重视文化建设,加强文化建设。大学要创造文明、创造文化、实践文明、实践文化、传承文明、传承文化,要发挥它的文化优势,提升品位,同时要更好地发挥对社会文化的辐射和示范功能。
周远清提出,要处理好多种文化的关系,建设和谐文化。和谐文化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强调多样和谐,这是和谐文化的特征。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始终是多种文化形态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过程,建设和谐文化的过程中我们要重新来审视这些多样文化的存在以及它们相互的关系。倡导一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环境和氛围,不断增强教育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和谐不是简单的“同一”
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呈多样化,表现为,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空前的社会变革,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活力,同时也必然打破原有的系统,带来这样那样的问题。社会转型时期,非均衡化倾向凸显,使我国政治、社会、文化的发展滞后于经济的发展,这种不均衡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和谐社会与文化建设的现实环境。
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大学
“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同等重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德龙认为,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出现的人心浮躁,功利主义抬头,两极分化加剧,部分道德失范,个别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环境、资源和能源与经济发展不和谐等一系列不健康现象,呼唤着中国的工程教育必须高度重视人文素质教育。
他说,缺乏人文教育的窄口径专才教育,使得学生视野狭小、心理封闭,很难获得奇想和创新的灵感,即使有一点思想的火花,也不会有实施的胆略和气魄。所培养的学生匠气十足,习惯于复制或重复性操作,不敢超越前人或越雷池半步,更有甚者不能与人很好地协作共事。
而在现代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科学和技术呈指数形式增长,窄口径的工程教育与现代工业在高度分化基础上的全面综合化的大趋势相违背,难以应对产品替代、企业破产等引起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性质的转移,更满足不了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
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对工程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需要加强学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另一方面需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育。这就需要我们工程教育在拓宽专业面的同时,加强基础理论和基本素养的教育。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程天权说得更简洁,高等教育根本是解决“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大学”的问题。
大学是社会的文化高地
吉林省教育厅厅长李军在发言中指出,大学历来被认为是社会道德的“良心”和文化发展的“灯塔”。清华大学教授胡显章认为,大学是社会的文化高地。
他说,爱因斯坦曾极力主张:“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翻开我们一些大学的发展规划,常常会看到有着具体而详尽的物化目标和途径,而有关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目标常常是空洞的,缺乏可操作性的。正如有人所指出的:我们的教育重视学科专业的系统性,相对忽视人的完整性,对人的健全人格、个性的培养重视不够;我们的教学侧重“教书”,突出知识、技能的传授,相对忽视“育人”,对人的思想品德、素质能力的培育重视不够;学校的建设,重视硬件、设施,相对忽视观念、制度,对教学观念、办学理念的研讨、宣传重视不够;学校的管理环境,多一些社会机构共性,相对少一点文化自觉、文化蕴涵,对学校整体文化形象、文化气质的设计、培育重视不够。
世界文化的走向与大学的文化使命
北京大学赵存生教授阐述这样一种观点,当今世界文化多样性是一种客观存在。文化的本质特点就是多样性,文化的魅力取决于多样性,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也取决于多样性。承认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采取尊重、包容、鉴赏、吸纳的态度,这本身就是一种优秀的文化表现。
作为大学来说,应当肩负什么样的使命呢?赵存生教授以为,这种使命就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推动世界多元文化的相交相融、相谐相生。大学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传承文化、创新文化,用文化育人和服务社会,是大学的基本职能。其次,大学要从实践上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文化的沟通与交融、人才的培养与交流等方面,为本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
他提醒人们,当人类收获着前所未有的物质成果的时候,却也发现精神成果的收获与之不相匹配,甚至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种情况困扰着、阻碍着人类文明的前进脚步。改变这种情况需要大学,也呼唤着大学,大学应当自觉地肩负起自己的文化使命。
摘自《光明日报》
报送:各书记、校长、工会主席、校长助理、两办主任;
主编:周奔波 审稿:刘子实 校对:姜美英
印数:15份 2007年10月9日